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重慶市政協協商建言:精準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重慶市政協一直高度關注兒童工作,10月23日,市政協主席會議圍繞“重慶市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重點協商。
“推動解決制約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成長的難點痛點,市政協責無旁貸!”市政協主席王炯指出,市政協各專委會、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助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服務保障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少年兒童,在新時代學習、生活、成長得更好。
據重慶市民政部門統計,截至2019年8月31日,全市共有農村留守兒童196295人,困境兒童134240人。協商會上,市婦聯、市民政局負責人在通報相關工作時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實施“情暖童心相伴成長”兒童關愛服務項目,推行“1+1+N”幫扶,強化家庭監護責任,構建關愛支持網絡,還通過建立關愛服務體系、創建關愛服務機制、大力實施關愛服務活動,在維護和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切身利益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雖然我市兩類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基本保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蔣平直言不諱指出“難點痛點”。
今年以來,市政協社法委圍繞該議題牽頭組織開展了歷時四個月的專題調研,發現在全市兩類兒童關愛服務工作中,基本保障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缺位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教育關愛還需進一步深化、關愛服務人員力量不足。為此,調研組提出建議,呼吁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構建完善的家庭盡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兒童關愛服務保障體系。
建議指出,應進一步落實救助機制,探索建立專門的兒童權益救助渠道,強化排查機制,實施重點幫扶,解決關愛保護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家校關愛,全面落實監護責任:要加強家庭關愛,引導監護人積極承擔家庭教育責任,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要加強教育關愛,將留守兒童問題納入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整體規劃,重點關注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讓專業社會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詢等專業人員提供專業性的關愛服務。
協商中,政協委員們也紛紛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彭靜來自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她最關注的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法律保障體系的完善。怎樣有效維護兩類兒童權益?她認為首先要全方位推動法律實施和職責履行:“要以《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托,采取多種途徑讓家長和兒童明確各自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彼f,還要發揮婦兒工委作為家庭教育的議事協調機構的作用,制定相關單位和各區縣貫徹實施《條例》任務分解清單,明晰職能職責。
“建立統一快捷的兒童權益救濟渠道。”彭靜還建議改善分散受理、各自為政的救濟制度,在民政局兒童福利機構下,設立專門的監護監督部門和兒童權益保障投訴中心,授予明確的權責,分別負責定期調查監督監護人的行為和本地區的兒童權益保障的投訴問題,并搭建“線上線下”同步運行的投訴平臺體系。
怎樣發揮好社會工作在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工作中的作用?市政協委員、重慶市冬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李長洪有話要說。她建議,在政策完善方面,應在市、區兩級層面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數據、信息和政策的交換和共享機制,開發統一平臺,設定不同部門和層級的權限,為每個兒童提供個別化、精準性政策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在加強專業服務方面,建議各部門加強協作,既面向其他單位、社會組織、兒童家庭及個人等開放自己的服務陣地,為兒童提供多元玩耍和服務空間;又充分利用好“兒童之家”、社區社工室等已形成品牌效應的基層陣地集中提供關愛服務。她還建議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購買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等專業機構的關愛服務,擴大覆蓋范圍;同時加大社工機構和社工培育力度,發展本土社會組織,引導其積極參與兩類兒童的關愛服務。
“親情缺‘慰’、心理缺‘疏’、安全缺‘護’、學習缺‘輔’、生活缺‘助’……”在一針見血地指出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五缺”現象之后,市政協委員、萬州區婦聯主席程禾道出她關于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工作的思考。她強調,一定要充分發揮好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重點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心理情感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在管理的各個環節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建立留守和困境兒童跟蹤管理檔案,分類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
程禾還建議各級地方政府加大對開展好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工作的督查考核,牽頭部門要按相關工作意見、辦法的具體要求,定期指導督促相關部門把工作措施抓落實,并把該項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內容,“真正推動把齊抓共管留守及困境兒童關愛工作的長效機制落到實處!”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兒童 關愛 留守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