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圖說新聞 圖說新聞
翻過“貧困”山,通向“幸福”站
脫貧奔小康,點燃新希望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為華溪村村民譚登周測量血壓(1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3歲的麥爾哈巴·烏拉伊木是新疆疏勒縣巴合齊鄉巴合齊村人。因父親重病、家庭貧困,2014年高中畢業她放棄了高考,幫母親照顧父親和弟、妹。父親去世后,她和母親幫人摘棉花、打零工度日。
“很多村民都在建設富民安居房,我家給父親治病花光了積蓄,還借了1萬多元債,一家4口只能擠在土坯房里。”麥爾哈巴回憶道。
2017年4月,聽說援疆企業山東如意紡織正在招工,待遇優厚。麥爾哈巴報了名,借助產業援疆的“春風雨露”,麥爾哈巴堅持不懈學習國家通用語言、鉆研紡織技術,進廠1年時間,她就掌握了前紡、后紡、包裝等生產技能。如今,她已從一名普通紡織工成長為管理的60多人的車間主任。2017年底她幫家里還完了債,2018年底建起了80平方米的安居房,實現了全家脫貧。
“我一直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但如果沒有產業援疆的好政策,我的夢想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實現。”麥爾哈巴感慨地說。
過去一年,巴合齊村1000多名年輕人中,除了上學的,已實現100%就業,進紡織廠工作的就有400多人。
關鍵詞:翻過“貧困”山,通向“幸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