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印江自治縣杉木嶺村:“后進”變“先進” 人人摘“窮帽”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聰
“感謝黨的政策好,讓我這個六旬老漢也成功脫了貧!”1月14日,印江自治縣龍津街道杉木嶺村舉行2019年度村集體經濟分紅儀式。村民吳天志領到分紅,心里樂開了花。
65歲的吳天志是杉木嶺村最后一位“摘窮帽”的村民。兩個女兒遠嫁他鄉,幾年前老伴去世后便一個人生活,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2018年底,全村大部分貧困戶已脫貧,剩余貧困戶基本上都是像吳天志這種情況較為特殊的家庭,脫貧難度較大?!鄙寄編X村下派村支書鄧波說。
杉木嶺村海拔高、坡度大、耕地稀少,山路難行。3年前村集體經濟為“零”,貧困發生率高達30.5%,是印江28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也是當地有名的“后進村”。
近年來,杉木嶺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示范性,堅持用實干贏民心、用實績聚民心,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駐村工作隊結合當地實際,組建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抱團發展”,不但大力發展蛋雞養殖,還利用扶貧資金修建優質大米加工廠,將傳統水稻做成特色產業、招牌產業。
2019年,杉木嶺村村集體經濟盈利54萬元,全村110戶376名村民享受到村集體產業發展紅利。杉木嶺也從“后進”變“先進”,成為發展示范村。2019年底,杉木嶺村33戶115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零。
關鍵詞:“后進”變“先進” 人人摘“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