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北京3.8萬名基層社區醫務人員迄今為止"零感染"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董兆瑞) 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了北京市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情況。
高小俊說,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是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的重要環節。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沉,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務,為居民筑起健康防護屏障。
一是落實網格化管理,發揮家庭醫生服務優勢。全市4000余個家庭醫生團隊全部融入轄區社區管理網格,實現家醫團隊與村(居)委會疫情防控工作無縫對接,在轄區政府統籌下,共同落實聯防聯控任務。家醫團隊主動公示人員信息和電話,接受居民健康咨詢;通過“身邊家醫”APP、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轄區居民推送防控信息,開展網上健康咨詢與健康監測,提升疫情防控的精準和高效。1月23日至3月25日,全市家庭醫生團隊累計向居民推送各類健康信息(微信、短信)2251.5萬條,發放各類宣傳材料213.9萬份。
二是提供長期處方服務,減少居民往返醫院。在原有慢性病可開具1-2個月長期處方政策基礎上,市衛生健康委與市醫保局共同研究并下發通知,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較長服用過同種藥品的居民提供更長期處方服務,保障患者慢性病治療的延續性,避免多次往返醫療機構增加感染風險。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長期處方服務96.7萬人次,其中三個月長期處方服務37.4萬人次,長期處方服務是2019年全年服務量的29倍。
三是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適應居民日常診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積極做好院感防控,盡力適應居民日常診療需求。實行進門測溫、排隊1米線、線上開藥方、取藥無接觸和摘門簾、常通風、勤消毒等防疫就診措施。同時加強全員培訓,做細預檢分診、優化診療流程,實施預約就診、嚴格執行診室診療“一醫一患”,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門急診服務669.7萬人次,如剔除長期處方因素,比2019年同期還增長了25%,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為社區居民提供出診服務4萬余人次,全市3.8萬名基層社區醫務人員迄今為止實現了“零感染”。
四是守住社區防線,嚴防疫情輸入與擴散。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與街鄉、村居工作人員一道,在路口、關卡等檢查站點值守,嚴防疫情輸入與擴散;對密切接觸者、高風險人員、來返京人員,以及集中或居家隔離期間的人員,規范進行健康隨訪和健康監測,處置異常突發疫情;對轄區復工復產單位進行防控培訓和指導等。截至3月25日,全市社區衛生機構累計服務和管理密切接觸者和高風險人員20279人,服務和管理境外進京人員20682人;對密切接觸者、高風險人員、來返京人員進行集中、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19.2萬人次;對20847個復工復產工地、辦公樓宇、企事業單位進行疫情防控技術培訓和專業指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社區 服務 防控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