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
盡快補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短板
本報訊(記者 李元麗)“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我國經濟也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痛定思痛,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盡快補齊公共衛生體系短板。”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張占斌看來,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來講,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公共衛生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還特別具有緊迫性。“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公共衛生體系,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聯系的健康服務,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張占斌補充道。
張占斌告訴記者,2003年非典以后,國家建立了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全球最大的、縱向到底(鄉級以上)、橫向到邊(所有衛生機構)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但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公共衛生防控體系發聲和作用并不理想。這說明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依然存在諸如頂層設計和相關政策不配套、重治輕防的觀念尚未扭轉、基礎服務設施和網絡薄弱等問題,仍然缺乏防控大疫的能力。
如何在解決存在問題的同時深化我國公共衛生體系改革?
張占斌表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倒逼我們深刻反思,從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戰略高度,大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我國防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我國公共衛生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張占斌建議,待疫情緩解后,要進行系統評估,并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深刻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決策機制。“其中要重視健全專家參與決策的決策機制,充分考慮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和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依法決策。”從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戰略高度來指導和規劃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央要進一步統籌領導設計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工作,適當調整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定位、框架、組織機構等,同時加快制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發展戰略。
“還要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科學規范的法律法規建設,盡快研究出臺公共衛生法,從法律層面確立公共衛生體系的地位、作用、權限等。”張占斌表示,同時要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還要加快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健全優化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加快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完善突發重特大疫情防控規范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特別要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識別系統、預警系統,保證公共衛生安全的信息科學準確、透明規范和及時發布。”
“在框架體系搭建好之后,我們要繼續加大對中小城市、農村基層公共衛生設施服務網絡的投入,促進公共衛生服務設施均等化布局。加快制定各級公共衛生人才發展規劃和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計劃,衛健系統領導干部選拔要更加突出專業性,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張占斌最后這樣說道。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公共衛生 體系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