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大連市政協“一號提案”聚焦“城市大腦” 讓城市“聰明”起來
本報訊(記者 呂東浩)5月15日,經過層層篩選與審議,由民盟大連市委會、市政協科教衛委聯合提出的《關于加快大連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提案》,在立案的418件提案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大連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一號提案”。
這是大連市政協自2000年實施“一號提案”工程以來,誕生的第21件“一號提案”。21年間,濃縮建言精華,一年一個新亮點。
今年“一號提案”緣何鎖定“城市大腦”?提案執筆人,市政協常委、民盟大連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鄧長輝說,早在2012年,大連就成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總體上成效遲緩,尤其是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數據“孤島化”、應用感受度不高、政務業務流程再造不徹底等諸多短板和弱項。“在當前城市轉型發展、促‘六穩’抓‘六保’的緊要當口,急需為其按下‘加速鍵’。”
相應機制還不夠順暢,建設路徑還不夠清晰,要素保障還不夠完善……經過2019年花大氣力開展課題預研、廣泛調研和反復推敲論證,“癥結”找準了,方向也明確了。
“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義是城市智慧化,而非簡單的城市信息化。”提案建議進一步明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引領作用,帶動城市信息化、“數字大連”和數字經濟發展,并將其納入大連市“十四五”規劃,以頂層設計為統領,以“一大腦、三平臺”建設為基礎,瞄準營商環境、城市安全、社會治理等城市發展重點領域,助力經濟轉型創新發展,高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如何讓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更加“親民”“親商”?提案提出兩個“概念”:民生事項“掌上辦”、企業事項“碼上辦”。分解開來,即加快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檔案的共享共用,整合110和119警情、120急救以及氣象、水文、環境等數據資源,依托“市民云”針對交通“堵”、停車“難”、看病“煩”、辦事“慢”等痛點,開發相應的移動端應用,提高民生事項辦理效率。通過搭建政策服務、技術服務、市場應用等綜合性服務平臺,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減成本、降門檻、縮周期,在此基礎上依托“市民云”建立“企業碼”,為企業辦理各類應用事項開辟便捷通道。
“通過多元化的智慧應用服務,有助于激發服務對象的獲得感、信任感和幸福感,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治理格局。”鄧長輝表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城市 大連市 市政協 一號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