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中國生態志愿者聯合體考察寧波余姚橫坎頭村
9月13日,中國生態志愿者聯合體組織有關單位農業、生態、旅游、康養等相關領域的專家考察了寧波余姚橫坎頭紅色文化村。考察組由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地名學會文旅委員會會長、中國生態志愿者發起人孫建,全國中醫農業聯合體研發中心主任、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農業農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陳佳銘,全國中醫農業聯合體產業中心主任、寧波姚姆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波舜韻集團總裁姚國祥,中國農科院中咨國業規劃中心、中國文旅地標評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小梅,余姚神奇三十度農業專業合作社代表黃建成等組成。
據悉,梁弄鎮橫坎頭村位于余姚市四明湖畔,現有農戶871戶、2473人,村域面積7.3平方公里。歷史上橫坎頭村上有百丈崗水庫,下有四明湖,經常發生水災,于是先祖們砌了一座橫貫南北的堤坎,形成了一處水潭,既防止了水災的發生,又讓村民多了一個洗東西的地方,故名橫坎頭村。
橫坎頭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抗日戰爭時期,以余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根據地領導機關“中共浙東區委員會”的所在地就位于此。現在浙東區黨委舊址是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3月,由寧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寧波首批中小學德育教育基地。1995年3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浙江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橫坎頭村為中心的寧波市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等部門聯合命名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10年前,隨著橫坎頭村紅色旅游的發展和水果采摘的興起,作為配套服務的農家飯店也開始出現。位于百丈崗水庫下的“百丈農家”憑借“四明湖大魚頭”“烤芋艿”等特色菜,吸引了不少回頭客。近幾年,橫坎頭村先后建起了百果園、櫻桃種植基地,高品質的農家樂也遍地開花。特色農業和旅游已經成為橫坎頭村的支柱產業。半山櫻桃園、竹筍、藍莓、楊梅、獼猴桃、桃子、大糕等特色農副產品。2017年11月,橫坎頭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2019年12月12日,被評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名單。
下一步,橫坎頭將按照規劃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立足本地獨特的紅色基因、農業基礎、山水生態,通過區域統籌、產業賦能、功能提升、新農民培訓,構建涵蓋紅色旅游、養生度假、親子教育等全域旅游體系,努力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紅色旅游創新發展新樣板、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主要業態方向包括生態體驗、拓展培訓及親子教育,現代農業、示范農莊與鄉土文化體驗,小水果產業觀光休閑、加工與品牌包裝,特色民宿,康養度假等。項目遠期拓展合作范圍為梁弄鎮四明湖周邊及四明山余姚部分片區,意向開發康養度假、高端民宿、休閑運動、旅游地產等全域旅游子項目。
據了解,中國生態志愿者是生態保育的踐行者;發展耕育農業、引領生態食材生態餐飲,杜絕餐飲浪費。自2008年中國生態志愿者在京發起成立,倡導文明生活、文明消費,健康生活、健康消費行為。多年來,中國生態志愿者積極倡導全民參與保護生態,保護耕育文明的公益活動。踐行“三生農業”、守護“生態倫理”,通過有機質農業耕育農法,積極探索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態食材、生態餐飲消費需要與耕育文化的融合創新。(中國生態志愿者張立強、陳天佑、陳思安供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