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徐大勇: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021年02月02日 09:32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億畝,總產量66949萬噸,比上年增長0.9%,增產565萬噸,實現17連增。”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連云港市農科院院長徐大勇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我們要進一步精準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打造全產業鏈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加大對糧食主產區政策保障,高質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徐大勇表示,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耕地長期高強度利用、退化加劇,優質耕地資源緊缺。要落實耕地數量質量并舉,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耕地質量提升。還要加強糧食新品種的改良進步,開啟“常規育種+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新時代,保持和強化水稻、小麥等主糧產品的競爭優勢,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主體。

在徐大勇看來,構建新時代新形勢下糧食安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間糧食生產面臨的新要求新任務。

如何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徐大勇建議:一是重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二是打造全產業鏈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大力提升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能力,構建以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為重點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利益鏈“四鏈協同”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圍繞糧食產業加工鏈條前延后伸上下游產業,不斷提升主食產業化和糧油精深加工水平,加快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圍繞產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發展糧食綠色循環經濟,不斷提升價值鏈和市場競爭力;圍繞倉儲物流、產銷供應和質量安全,加快現代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電子商務和期貨市場,強化糧食生產流通各環節監管,打造完善的供應體系;圍繞小農戶與現代糧食產業發展有限銜接,加大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創建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三是加大對糧食主產區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精準支持政策體系,推動相關農業資金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加強對種糧主體的政策激勵,鼓勵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完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大稻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提升種糧比較效益,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入。  

編輯:秦云

關鍵詞:農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糧食安全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亚洲日本一本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