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王國法:

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

2021年02月23日 09:46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在大規模低成本碳減排、大規模低成本儲能未獲得突破的背景下,煤炭難以突破碳排放的瓶頸,可再生能源難以高比例接入現有能源體系。”針對當前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在能源化工行業知識創新服務與企業創新能力建設論壇上指出,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必須以煤炭煤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平抑波動穩定器,可再生能源也可以為煤炭的低碳發展助力,兩者耦合協同發展,將成為建立新能源體系的重要途徑。

“當前,煤炭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王國法看來,我國尚未完成工業化,尚處于對能源和原材料消費最旺盛的階段,煤炭是可以清潔高效利用的最經濟安全的能源。在相當長時期內,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支撐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穩定器”。應深刻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和煤炭的基礎性保障作用,繼續推進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綠色開發和清潔低碳高效利用。“通過大力發展智能化開采,支持發展先進產能,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是應對能源轉型,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王國法強調。

提及“十四五”期間能源的發展,王國法認為,煤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能源新戰略的重要組成。“十四五”期間,智能化煤礦將因礦施策、分類建設:對于生產技術條件較好或中等的生產煤礦,全面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形成基于綜合管控平臺的智能一體化管控;對于生產技術條件比較差的煤礦,重點進行基礎信息等系統建設,實現減人、增安、提效;對于新建煤礦充分進行煤礦智能化頂層構架設計,按照頂層設計全面開展煤礦智能化建設,形成完整的智能化煤礦協調高效運維體系。“通過煤炭智能化發展,讓煤礦職工有更多幸福獲得,煤炭企業有更多價值創造。”王國法表示。

“而作為高碳能源,低碳化是煤炭行業必須邁過的一道坎。”王國法指出,煤層氣排放是煤炭開采過程中的主要碳排放源,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每利用1億立方米甲烷,相當于減排150萬噸二氧化碳。開發利用煤層氣,一舉多得。新的碳減排形勢下,更要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推進煤炭開發過程中甲烷排放控制與利用。

“十四五”期間,煤炭行業綠色發展之路應如何走?王國法指出,應以資源與環境和諧可持續開發為理念,以智能開發技術與裝備為基本保障,以生態環境保護為硬約束,運用先進科學技術與現代化管理理念,實現煤炭資源安全、智能、協調開發,構建和諧有序、協調一致、智能高效、綠色可持續的煤炭資源開發模式。一方面,在生態環境約束下,做好產能布局規劃,按照安全綠色開發標準進行煤礦設計、建設和改造,推廣應用煤炭綠色開采技術,實現對生態環境擾動最小,減少開采過程中廢棄物排放;在資源開采同時,展開對礦區的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另一方面,可在中西部低階煤富集區域開展低階煤綜合利用試點建設,著力探索低階煤中低溫熱解轉化及產物分質分級梯級利用,加快低階煤利用技術研發,降低低階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排放,減少大氣污染;同時,分離出部分經濟價值更高、資源比較緊缺的油和氣,促進低階煤資源清潔利用,尋求煤炭經濟價值增長新領域。  

編輯:秦云

關鍵詞:煤炭 能源安全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在线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91 |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男人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