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補齊制約農業現代化的兩個短板

2021年03月16日 10:27  |  作者:朱曉進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首要任務。目前,我國農業生產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還有一些必須盡快補齊的短板和弱項,其中耕地和種子問題最為突出。

目前,我國面臨的不僅是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量”的問題,而且面臨如何不斷提高耕地產出效益的“質”的問題。因此建議,中央財政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力度,完善對農田建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要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標準和成本變化,合理保障財政資金投入;進一步明確土地出讓收入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比例,積極整合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等,集中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財政貼息等方式,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些品種和野生種消失風險增加,加快健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鑒定評價體系、共享利用體系已是當務之急。同時,我國也面臨種業基礎理論和原始技術創新不足,個別種源進口占比較大的問題。因此建議,國家加大對育種基礎研究與技術攻關支持力度,提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健全育種創新激勵機制,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應用廣泛的重大應用新品種進行后補助;加大對農業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利用支持力度,對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予以持續穩定的財政扶持。同時,繼續加強數字種業建設,完善全國種業大數據平臺;應用信息化技術加強部門信息聯通,增強平臺數據更新時效性,保證上傳下達通暢;積極構建靈活多樣、分工明確、治理高效的監管模式;強化種業可追溯體系建設和管理,實現全程可追溯,規范市場秩序。

此外,國家應強化對種業市場主體和種業創新平臺的政策支持,繼續加大對種業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放管服”,減少中間審批環節和要件,優化種業營商環境;支持現代化商業育種體系建設,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育繁推一體的育種協作攻關機制;支持企業作為第三方機構開展品種測試、分子檢測、制種加工等服務;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于打造南繁硅谷的重大部署,統籌協調推進國家南繁科研育種核心區和海南南繁科技城建設。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編輯:秦云

關鍵詞:耕地 農業現代化 種子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午夜影视在线亚洲 |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