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村莊換新顏 村民生活美

——從三個村莊的變化看江西省美麗鄉村建設

2021年04月08日 16:08  |  作者:龍成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村莊換新顏 村民生活美

金溪縣大坊古村。

江西,歷史文化久遠,革命傳統輝煌。過去幾年里,通過特色產業帶動出色地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在鞏固脫貧成果,邁向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江西展現了十足的后勁。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楊溪村、金溪縣大坊古村、資溪縣新月畬族村,對江西如何建設好美麗鄉村、發展好致富產業一探究竟。

  

做強產業帶動鄉村建設


“自2015年靈溪小鎮創辦起我就在這里務工了,第二年我妻子也來了。我們都一大把年紀了,還能在家門口有事做,真開心!”一說起現在的生活,今年65歲的鷹潭市余江區楊溪鄉楊溪村村民陳谷龍一臉喜悅。

“過去我們村沒有一條好路,到處是破屋爛舍,因為沒有規劃,豬(牛)欄、廁所與住房緊挨著。2017年借著宅改東風,村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里面貌煥然一新,這幾年我們夫妻倆在靈溪小鎮賺了些錢,就把原來地勢低會漏水的舊瓦房拆了,再加上親戚的幫襯蓋了這棟三層樓房。”陳谷龍說。

楊溪村黨支部書記陳火榮告訴記者:“靈溪小鎮的開發讓楊溪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綠了山川,美了鄉村,還帶動周邊村民500余人就業,其中楊溪村村民100余人,每人每年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

6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2014年,在外打工的青年左冬水和陳育才決定返鄉創業,他們承包了村里8800多畝荒山和水面,創建“靈溪小鎮”,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讓荒山變成了如今的“金山銀山”。

但在開發過程中,由于建設用地不足,靈溪小鎮曾一度停滯不前。2015年,余江區被列為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縣區,承擔起農村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三項試點任務,楊溪村便在宅改后,將村集體所有的1000平方米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協議租賃方式全部用于建設靈溪小鎮游客服務中心。

幾年的發展,靈溪小鎮已經成為江西省5A級鄉村旅游點,是集生態觀光、休閑娛樂、文化體驗、體育賽事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小鎮內有山有水、有花有果、有吃有玩,年客流量達到80萬人次,營業收入突破6000萬元,兼具農業+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等產業模式。

“我們通過打造靈溪小鎮帶動了周邊農家樂、葡萄種植等特色產業的發展,并且將村內的水電路氣網訊全部建設好,為游客服務到位。下一步將打造一個3萬畝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綜合示范區,造福更多村民。”楊溪鄉黨委書記吳克來說:“通過產業帶動,產業做大了,村集體做強了,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發展紅利,更好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諧發展、持續發展。”

在宅改過程中,余江區1040個自然村,分5批推進宅改,釋放出大量存量土地,消滅了空心村,實現了有限耕地資源的最大利用。目前,余江區已退出的宅基地,能夠滿足未來15年左右的農民建房用地需求。余江區還廣泛籌集資金,分批次持續投入到完成宅改的村莊,完善道路、電力、溝渠、通信、綠化等公共基礎設施,讓村容更加整潔、設施更加完善。 


特色古村煥發新活力


走進位于金溪縣秀古鎮的大坊古村,記者瞬間就被門樓兩側擺放的紅黃藍顏色奶牛雕塑及制作成蘑菇形狀的青花瓷瓶給吸引了。

大坊古村有900多年的歷史,村內現有保存較好的如祠堂、書院、門樓等明清古建筑15棟,過去一直未被保護利用,直到2018年,由金溪縣、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和荷蘭文化遺產和市場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大坊荷蘭創意村項目才應運而生。

“我們希望在保護文物古建的理念和經驗方面提供幫助,將荷蘭文化元素、創意理念融入大坊村,和中國的建筑師、設計師、工人們一起給這些老房子增加一種新景象,讓這里成為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的典范。”荷蘭文化遺產專家、荷蘭文化遺產和市場研究院院長賀江柏說。

經過幾年的建設,大坊古村內的“一塔、兩廳、三園、四館、五室、六環、七塘”景觀已呈現出來,每天前來觀賞的游客絡繹不絕。

“用鋁合金焊接飛機模型、把荷蘭風車嫁接到中國瓷器大花瓶上,這些藝術創意的組合在村內隨處可見,現在這兒就是一個創意村、藝術村。”大坊村村民付賽娥說:“以前村里雜草叢生,環境衛生臟亂差,如今,坑坑洼洼的道路變成寬闊的瀝青路,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了明亮的廣場、停車場。”

金溪縣老屋辦主任吳泉輝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大坊古村打造荷蘭創意村,主要是因為大坊古村在全縣眾多古村中并不起眼,是一個比較小的古村,且沒有列入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其次是因為大坊古村比較破敗,在修繕過程中可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實驗性添加一些創意元素。另外,大坊古村民風淳樸,且離縣城不遠,周邊有4A級景區,開發價值比較明顯。

大坊古村古色古香的建筑外,還種著成片的迷迭香,這不僅成為大坊古村的重要景觀,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作為秀美鄉村建設示范區域之一,迷迭香種植基地整合了各方資金,修建好種植基地內的旅游公路、滴灌系統,土地交由金溪縣城投托管,由村集體經營。

李水金曾是村里的貧困戶,自從大坊古村開始種植迷迭香,李水金的丈夫就在種植基地里做田間管理,李水金則在村里開了個小賣部。因為游客越來越多,小賣部的收益也水漲船高,當年李水金一家便成功脫貧。

“在這里做事的都是本村及周邊村民,還有一些返鄉的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創業就業,收入比在外面打工的時候還高。這些都是古村蝶變后帶來的實打實的好處。”金溪縣文廣新旅局副局長彭芳向記者介紹,“古村落是金溪的‘傳家寶’,這個‘傳家寶’如何傳下去,離不開可持續發展產業的支持,昔日的古村,正以它深厚的文化魅力,獨特的創意,給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注入無限活力。”

  

偏僻貧困村變“打卡”村


位于贛閩邊界地區的資溪縣新月畬族村,過去曾是鮮為人知的貧困村,如今蛻變成文明富裕、游客爭相“打卡”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5年前組建民族村的時候,村集體沒有一分錢收入,村民致富無門路,人均不足一畝的耕地就有1/3是冷漿田。不少青年勞動力迫于生計,外出務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據村民回憶,20多年前,時任新月村村長的蘭念瑛把發展思路定位在苗木產業發展上。他們充分利用資溪覆蓋率達87.3%的森林資源,30萬畝馬頭山原始森林的優勢,采取山上采種、山下播種的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全村苗木種植面積已發展至600多畝,種植品種已達50多個。如今,“新月苗木”已成為新月村的知名品牌。

“村民富裕了,集體經濟強大了,那么接下來就是要做好民俗文化的開發與傳承,我們結合資源縣‘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戰略,在繼續做好苗木產業發展的同時,開始發展新月畬族村民俗文化旅游。”蘭念瑛說。

古村改造,離不開好的藍圖。蘭念瑛當時邀請了江西省建設設計院的專家實地勘察,科學設計,最終確定了村內開發實行四統一:統一房型、統一筑路、統一綠化、統一配套(水電、電話、電視、壁畫等),形成了特色鮮明、風格獨特的畬寨。同時,新建了生態公廁,先后完成了三改(改水、改廁、改路)、三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并成立了新月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為豐富畬民的文化生活,村里還投入20余萬元,新建了26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和村民閱覽室、活動室,成立了民兵武術表演隊、青年山歌隊、老年人協會,定期開展活動。

“畬族文化是新月村發展旅游的特色載體,我們先后多次邀請民俗專家對畬族文化進行搜集整理,完善畬族歌舞、服飾、飲食、武術、宗教等文化,著力建設畬族特色文化館,展示畬族人民發展成果和獨特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新月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延長旅游產業鏈,讓游客留得下,住得好,有得玩,在開發民俗品牌中,新月村還成功舉辦了新月畬族民俗風情節活動,規模宏大、民族氣息濃厚的回龍山廟也新建落成,開始接待游客參觀。同時我們著手籌建民族特色賓館、新建湖水娛樂、新紅鴛鴦湖、新月森林公園、畬族風情廣場及珍稀植物園等,配套打造畬族民俗風情游品牌。”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村民 古村 建設 發展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一级 | 日本免码va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日韩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