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四方面優化東西部新能源發展格局

2021年04月13日 09:59  |  作者:杜祥琬 曾鳴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長期以來,我國形成了以“西電東送”為主的新能源發展格局。根據“30·60”雙碳目標要求,未來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的發展增速將遠超以往,現有新能源發展格局亟須優化調整。為此提四點建議。

第一,將新能源發展重心向中東部傾斜。大規模、遠距離“西電東送”相比于在中東部就地開發新能源并不具備明顯優勢:一是清潔化方面,西北地區新能源東送多以“風光火打捆”為主,風、光新能源電力占比不到50%,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清潔化。二是經濟性方面,西北地區新能源東送的落地成本比中東部就地開發高0.07~0.15元/度,大規模的輸電通道投資和難以避免的輸電損耗是主要原因。三是安全性方面,大力開發中東部新能源對于提高其能源自給能力、降低中東部對西部資源的過度依賴,進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多措并舉提升中東部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一是轉變中東部煤電發展定位,持續推動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由傳統的“基荷電源”單一屬性調整為“基荷電源+靈活性調峰電源”雙重屬性。二是推動中東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探索以政府補貼、混合所有制運營、輔助服務市場交易或共享租賃等方式,疏導抽水蓄能電站高昂投資對電價的壓力。

三是激發中東部用戶側儲能(包括化學儲能和“綠氫”儲能)、需求響應資源等靈活性資源潛力,大力推廣新能源微電網、虛擬電廠、園區級綜合能源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用戶側靈活性資源參與電網調度的制度體系建設與技術創新應用。

第三,深化、創新中東部電力市場機制建設。一是有序放開中東部新能源發電機組進入電力市場交易,可以按照“集中式+中長期電力交易優先,分布式+電力現貨交易試點”的路徑有序實施,探索適用于我國的新能源市場交易模式。二是加快中東部電力現貨、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建設,推動廣東、江蘇等先進省份電力市場建設經驗轉化,為各類靈活性資源參與輔助服務提供有效的經濟補償。三是擴大中東部綠證、碳交易等試點范圍,約束需求側用戶的化石能源消費行為,鼓勵綠色電力消費。四是探索中東部電力市場創新型交易品種,鼓勵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機組與抽水蓄能、用戶側儲能、需求響應資源聚合,共同參與市場化交易。

第四,統籌西北部新能源清潔外送與就地消納。一是依托青海黃河上游區域、新疆伊犁和阿克蘇區域、甘肅黃河干流區域水電資源,優化水電與新增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布局,以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水電就近協調風電、太陽能發電的波動性出力,并通過配套外送通道建設(如已建成的青豫特高壓),提高西北部“風光水打捆”清潔外送比例。二是利用西北地區年平均氣溫較低、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推動數字產業(數據中心)、新能源產業(上下游制造業)等能源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向西北部轉移,帶動西北部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西北部新能源的就地消納能力。

(作者杜祥琬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曾鳴系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秦云

關鍵詞:東西部 新能源發展格局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一页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天堂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