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陜西:講好六個生態變化故事

2021年06月17日 14:1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陜西通過關注森林活動,講好陜西生態空間治理故事,吸引全社會關注陜西生態建設。“十三五”以來,陜西省重點講好生態六個變化的故事。

一是綠色版圖變“大”。森林資源“一張圖”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9年全省林地增加208萬畝,森林增加556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1.9個百分點。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超過60%。以陜北為核心的黃土高原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區域。

二是野生動植物變“多”。全省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91種、種子植物4600余種。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增幅、密度居全國之首。朱鹮種群由7只增長到7000余只。林麝人工種群發展到2.5萬余只,數量全國第一。延安子午嶺發現國內最大豹群。秦嶺北麓發現超萬株野生蕙蘭種群。全省古樹名木72.7萬棵,占全國1/4。

三是秦嶺保護變“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秦嶺生態核心部分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為設立秦嶺國家公園取得經驗。制定實施《秦嶺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秦嶺國家植物園、秦嶺四寶科學公園正式開園,創建大秦嶺研究院,掛牌成立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秦嶺生態保護模式持續升級。

四是百姓因林變“富”。生態脫貧“八大措施”惠及73.11萬戶、238.61萬人。林產四寶——核桃、花椒、冬棗、麝香擴量提質增效。生態旅游、自然體驗、休閑康養成為新時尚。

五是生態防線變“牢”。實施《陜西省封山禁牧條例》,推進封山禁牧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實施《陜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建成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檢疫檢查站490個,加強綜合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6‰以下。

六是治理格局變“新”。探索建立生態空間治理體系,加快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地資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完成國有林場改革,確立公益屬性,實現“因養林而養人”。改革科研體制機制,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出臺《林業科技項目管理辦法》。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生態 秦嶺 陜西 故事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 夜夜操国产视频91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