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2021京東方“照亮成長路”公益項目在京啟動
以數字化助力鄉村孩子“上好學”“我不想課堂上只有語文和數學。”一名鄉村孩子曾經如是對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說。孩子的心聲反映了鄉村學校素質教育較為薄弱的現狀。如今,隨著互聯網手段的應用,這一短板將得到彌補。
6月25日,京東方科技集團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京啟動2021京東方“照亮成長路”公益項目。該項目將在四川、湖南兩省30所鄉鎮中心校捐建BOE(京東方)智慧教室,提供交互類電子設備、智慧化教育產品及服務。此舉將使超過6000名偏遠地區鄉村的學生直接受益。
據記者了解,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能上學”的問題,但不少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還存在一定不足,校長專業發展困難,教師師資力量薄弱,素質課程“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等問題。農村義務教育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存在明顯差距,“上好學”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強調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推進鄉村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中國扶貧基金會項目合作部助理主任米志敬告訴記者,2021京東方“照亮成長路”公益項目將專注欠發達地區鄉村教育領域,既為縣域中心學校提供硬件設備支持,還賦能當地教師,通過軟硬結合提升學校數字化教學水平,通過科技力量消弭教育鴻溝,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獲悉,該項目有兩大板塊內容:改造應用全套BOE設備的智慧教室,將改造鄉村小學閱讀室,配備捐贈的BOE電子白板、畫屏等設備設施;助力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開展教師隊伍基礎教學能力建設,并提供鄉村教師數字化教學激勵。項目實施的3個縣為四川省天全縣、蓬溪縣,湖南省隆回縣,每縣選擇10所中心學校,共計30所學校。
據米志敬介紹,項目特點有三。其一是區域性整縣覆蓋,選擇3個縣每縣10所中心小學開展項目,地域較為集中,便于進行成效評估對比,同時更強調項目整體性與可持續發展。“我們將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推動教育類公益機構的聯合與項目縣教育部門合作。”米志敬說。
其二是軟硬支持相結合。改造學校閱讀室成為“京東方智慧教室”,為項目校配備京東方捐贈的電子白板設備,助力欠發達地區縣域鄉鎮中心學校硬件建設;同時項目在每校選擇1名教師,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美好學校項目教師能力培訓賦能當地教師,提升其基礎教學水平及數字化教學能力;通過數字化教學激勵,促進教師有效使用智慧教室設備,助力縣域教師數字化教學水平提升,支持鄉村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的引路人。
其三是教師培訓以點帶面。項目助力鄉鎮中心學校學科骨干教師培養,使其成為學科的帶頭人,在本鄉鎮采用“鄉鎮自培”或“校本培訓”的形式,帶動一個片區的鄉村小學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
據介紹,2021京東方“照亮成長路”公益項目將依托“美好學校聯合公益”進行。“美好學校聯合公益”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于2018年聯合多家鄉村教育公益組織發起,圍繞“助力學校兩支隊伍建設,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營造溫馨校園環境”三大板塊,為鄉村建設美好學校。
“美好學校聯合公益”實施至今,累計籌集善款1864.38萬元,直接受益人數累計達22.04萬人(次),覆蓋了19個省(市區)的58個縣(市區),服務20余萬鄉村小學生及3000余名校長、教師。
“照亮成長路”公益項目是京東方原有公益項目,自2014年啟動,是其公益體系核心項目之一,致力于以自身技術優勢,賦能偏遠地區鄉鎮教育數字化。京東方副總裁司達認為,此次與中國扶貧基金會達成合作,將擴大項目原有的學校覆蓋范圍,帶來更多創新公益的可能。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則表示,雙方將攜手提升縣域內學校數字化教學水平,為偏遠地區的學子搭建走出鄉村的路,為孩子們未來的成長創造更多可能性。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鄉村 項目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