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多措并舉 山西空氣質量邁上新臺階
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上半年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4.1%
山西省委宣傳部近日舉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新聞發布會。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1月-7月,山西省11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71,同比下降12.6%。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4.4%,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六項大氣污染物指標中,臭氧平均濃度保持穩定,其他五項指標均實現大幅改善。其中,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8.4%,PM10同比下降9.4%,SO2同比下降25.0%,NO2同比下降12.1%,CO同比下降25.0%,特別是7月當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1.2%,創造山西省開展PM2.5監測以來月均值最好水平。
據了解,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在全局的突出重要位置,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省政府印發《山西省空氣質量鞏固提升2021年行動計劃》,部署開展全省環境污染防治暨高鐵高速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緊盯夏季和冬季特征性污染以及高鐵高速沿線環境整治,部署了包括散煤清潔化替代、工業污染深度治理、臭氧削峰、清潔運輸整治、違法排污動態清零等10項重點任務,以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加速淘汰退出炭化室高度為4.3米的焦爐,推進工業企業污染深度治理,全省24家在產的鋼鐵聯合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20家焦化企業、17家水泥熟料企業列入今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計劃。
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今年全省計劃實施91.74萬戶清潔取暖改造,目前11個市已全部開工。到今年10月底,全省近5年來將累計形成600多萬戶清潔取暖能力,按照每戶每個采暖季消耗4噸煤計算,可減少散煤2400萬噸,減少SO2排放35萬噸左右。
在運輸結構調整方面,大力推進“公轉鐵”,1-6月全省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4.1%;累計淘汰14.1萬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在用地結構調整方面,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強化各類施工工地揚塵管控。
此外,截至6月底,山西省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機關聯勤聯動執法300余次,立案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606件。清理整治高鐵高速沿線護網內各類不規范堆場6.7萬立方米,完成綠化面積6.3萬平方米;清理整治高鐵高速沿線護網外不規范物料堆場7420個,完成綠化面積1.92萬畝。
編輯:秦云
關鍵詞:山西 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