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十四五”期間應抓緊建立我國綠色低碳貿易體系

2021年08月17日 10:02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采取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逐步發展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十三五’末,我國出口商品國際市場份額達14.7%,創50多年來單一經濟體最高紀錄。同時,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全國政協常委、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展望“十四五”,貿易將在雙循環中發揮樞紐作用。在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貿易發展方式,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貿易體系。

在錢克明看來,目前我國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30%,外貿企業大多為制造業中的行業領軍企業,且產業鏈條長,供應鏈范圍廣,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少數”,外貿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將對我國制造業整體轉型起到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目前發達國家在搶占應對氣候變化道義制高點的同時,也在搶抓標準和規則制定權,以期鞏固其在環境技術、低碳產品及服務上的優勢,并形成防范競爭對手的“綠色壁壘”和“碳關稅同盟”。面對綠色門檻日益提高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們必須加快培育綠色競爭新優勢。這也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的需要。

那么,如何構建低碳貿易體系?錢克明表示,要加快形成促進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先進制造業和風電、光伏等節能環保領域投資,開展綠色流通體系建設,倡導綠色新型消費,對“生產—流通—消費”全周期、全過程進行綠色化改造。同時,建立健全國內碳排放交易體系。摸清森林、海洋碳匯資源家底,加強碳匯資源管理。完善碳排放交易體系,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逐步將石化、化工、建材、鋼鐵、造紙、民航等更多行業市場主體納入交易體系,增強流動性,促進形成合理碳價,并探索與國外碳市場鏈接及交易互認。此外,還需建立稅收激勵機制,逐步整合國內與降碳相關的資源稅、消費稅、環境稅等稅種,適時開展碳稅試點,探索建立獨立碳稅機制。

“我們還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貿易。優化貿易結構,積極推動高質量、高附加值綠色產品和技術進出口,開展綠色低碳貿易試點,引導企業逐步降低出口產品含碳量,規避‘綠色壁壘’。”錢克明表示,加強外貿商品碳排放管理,完善全產業鏈條碳排放數據統計,準確測算重點進出口行業碳排放數值,探索建立外貿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體系。支持出口企業積極開拓綠色產品國際市場,獲取國際碳足跡認證,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競爭力。強化理論支撐和政策儲備,系統研究碳定價、WTO合規性等問題,啟動我國征收碳關稅可行性研究。最后,積極參與全球碳稅治理。反對單邊強加碳關稅措施,開展綠色低碳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綠色認證、碳標簽等國際規則制定,在碳計量、碳定價等方面推動制定于我國有利標準,從我國制造業大國實際出發,主張基于消費而非生產的碳減排責任。

編輯:秦云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香蕉对碰碰97级久久久 |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中文字幕中字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