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評論

營造規范的語言環境

2021年09月09日 15:30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黨云峰

語言能力是人們文化素養的體現,推廣普及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自覺將語言文字工作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中,發揮語言文字的浸潤、助力作用,有利于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架設溝通橋梁,有利于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語言相通的良好條件,有利于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基礎。

國家高度重視普通話推廣工作。1956年,國務院成立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并發出《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于1982年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6年召開的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把推廣普通話作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經國務院批準,1998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2000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需要以普通話為媒介。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在國際上越來越受追捧。從2021年起,中文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方語言。

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信息載體,更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愛惜語言就是助力文化傳承。值得一提的是,普通話與方言擔負著不同的職能,二者并不沖突,而是互相補充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

一方面,要培養人們的普通話言說能力,在一些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另一方面,要注重方言的價值,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很多以方言的形式演出的戲曲等已被列為非遺項目。

近年來,我國普通話推廣工作成效明顯。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去年已經達到80.72%,標志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書同文、語同音”的夢想已經初步實現。但當前的普通話使用情況跟社會的發展變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一些地方對學習普通話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沒有認識到推廣普通話的必要性;一些地方認為普通話跟當地的方言差別不大,沒有學習的必要;一些地方跟外界交流少,而無法取得學習效果;一些地方自認為當地方言有優越性,而不愿意學習普通話;一些公共場所還沒有形成說普通話的風氣;一些短視頻以方言博人眼球。因此,除了制定政策法規,還要營造規范的環境。越晚學習普通話就越難,所以從小學習普通話,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語言是歷史形成的,當下依然在發展變化。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語言展現出驚人的發展速度,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語匯,另一方面也對傳統語言產生了沖擊。網絡語言具有明顯的時代印記,一旦在互聯網上流行,很快就會出現在一些娛樂節目中、學生的作文中,甚至影響到傳統媒體。這就要在生活中合理使用網絡用語,為青少年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營造規范的語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給青少年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確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可以促進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推動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如今普通話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課堂上的規范講授、社會上的正確引導、媒體上的正面宣傳,有利于形成推廣普通話的社會環境,在普通話推廣方面將取得更大的成績。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普通話 語言 推廣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 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 | 图片专区欧美日韩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