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產業
《汽車大數據應用研究報告(2021)》指出——
?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協網11月15日電(記者高志民)近日,《汽車大數據應用研究報告(2021)》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報告分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2020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發展新能源、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
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重要戰略新興產業,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新機遇。
國家、地方政策雙重驅動
國家、地方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法規政策日趨完善從我國目前汽車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成為不可逆轉、不可替代的新興發展方向。僅2020年,國家就出臺多項政策繼續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雖然降低了新能源企業的準入門檻,但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要求,完善了法規、標準,同時延長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期限。
2020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指出在未來15年,我國仍然將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與此同時,地方層面也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國家與地方政策體系的相互融合推動,賦予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成長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
綜合2019年與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數據不難看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始終保持良好態勢,純電動汽車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漸從導入期邁向成熟期。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飛速發展,正在從萌芽期向成長期邁進,2015~2019年保有量增長了8倍有余。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萬輛,增長29.18%。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0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32%。新能源汽車增量連續三年超過100萬輛,呈持續高速增長趨勢。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應占新車總銷量的20%左右的發展愿景,在此大環境下,利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新政策有望持續出臺;
同時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也將迎來新的增長點,大量國3、國4排放標準的車輛面臨更新換代,類似北京、上海等部分限購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將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伴隨著行業發展不斷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資本融合,與國家和地方政策相結合,新能源汽車將會在10~15年大規模地普及,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預計為53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2000萬輛。
“三電”技術基本成熟
續航里程和電池組能量穩步提升“三電”系統指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其代替了傳統燃油汽車的內燃機、變速箱等裝置,組成了新的動力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構成零部件,“三電”系統的技術發展也成為新能源汽車性能指標的決定因素。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已經領先全球,電機已經實現本土化替代,并且在諸多企業積極推動產品升級、發展“三合一”集成產品的大背景下,我國“三電”系統產品逐漸向小型化、輕量化、低成本化方向加速邁進。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批量投產,動力系統形成了高度集成化、高功率密度化、電機永磁同步化、減速系統多擋化、冷卻系統多樣化的良好趨勢。
未來幾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轉變的過程中,降低“三電”系統成本以及突破關鍵技術難關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編輯:秦云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