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當前我們要討論的,是怎么調控高耗能產業的問題!
——雙碳目標如何順利實現?全國政協常委葛紅林認為要先糾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隨后,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又提出,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綠色金融工作的整體協調、有序推進。
畢其功不在一役,節奏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這些都說明,科學認識和調控高耗能產業是精細活兒,太急太慢都無益?!爸醒攵啻沃赋?,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正確領會中央的要求,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和實際,進一步提高對高耗能產業的科學認識,實現對高耗能產業的科學調控?!闭劶按耍珖f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這樣表示。
“一方面,高耗能產業是耗能大戶,即使按照當前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一時還改變不了它的高耗能特征,除非發生顛覆性的工藝路線革命;另一方面,高耗能產業又是當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的產業,雖然鋼鐵、銅鋁、硅等冶煉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15%以上,但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鋼鐵,綠色新能源建設離不開銅鋁硅。”葛紅林認為,當前的問題,不是要不要高耗能產業的問題,而是如何科學認識和調控高耗能產業、確定鮮明的可操作性的調控目標取向和路徑的問題。只有統一了思想,我們才能實現高耗能產業降碳和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雙目標實現。
葛紅林的一個觀點是,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許多高耗能產品仍然起著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但與此同時,必須盡快分行業明確高耗能產業的調控總量:既要突破市場經濟的傳統定勢,不能任憑市場需求決定生產;也要突破定性的原則性管理,轉到定量的精準性管理。
“另外,還要抓住當前時間節點,進一步優化高耗能產品的進出口政策,形成正確的雙循環導向。”葛紅林認為,目前看,我國不少高耗能產品占全球50%以上,由于國內市場供大于需,因此導致了大量出口,有的在過去還享受到了出口退稅的鼓勵。而現在的政策和措施,還是要朝著適應新發展階段和“雙碳”目標實現的角度轉,比如,應收緊出口政策,從寬松出口轉變為限制出口和鼓勵進口。雖然高耗能產品出口可以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獲得企業經濟效益,但也消耗了國內能源,相應的污染也留在了國內。所以不能只算經濟賬,也要算好經濟和社會的統籌賬,要敢于對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做減法,善于對高耗能產品的進口做加法。通過一加一減,在保障國內高耗能產品使用的同時,減少國內能耗指標,同時鼓勵深度加工,開發更高附加價值的終端產品。
“我還建議進一步優化高耗能產業的全國布局?!备鸺t林認為,通觀前一個階段的“雙碳”工作,有的地方目標設定過高、速度要求太快,從而脫離實際,甚至出現了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的情況;有的金融機構驟然抽貸斷貸,使產業鏈陷于停滯、危害了社會經濟健康發展。而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盲目發展,并不是要遏制這些項目的優化調整,應該在科學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加快再優化、再調整、再布局,加快推進先進產能對落后產能的淘汰,比如,可以減少產煤區域的煤電鋁,增加水電區域的水電鋁,增加核電區域的核電鋁。此外,高耗能產品往往也是高載能產品,要珍惜初次生產過程中的耗能,最大限度地將其成為今后循環利用中的載能。
編輯:秦云
關鍵詞:高耗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