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基金會
童享陽光項目:兩年幫扶萬名困境兒童
“天冷了,記得多添加點衣物。”前不久,湖北省巴東縣博愛之光社工服務中心志愿者如往常一樣來到困境兒童鄧小軍(化名)家里,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
童享陽光項目活動現場 湖北省慈善總會供圖
家住偏遠山村,父親因病去世,母親離家失聯,14歲的鄧小軍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靠著叔叔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2019年,湖北省慈善總會“童享陽光”困境兒童助養計劃項目(簡稱“童享陽光項目”)啟動實施,鄧小軍成為首批幫扶兒童。在愛心人士的結對幫扶和志愿者的多次關懷下,鄧小軍逐漸變得陽光開朗。
截至目前,童享陽光項目已累計結對幫扶困境兒童10760名,覆蓋湖北省17個市(州)的62個縣(市、區),累計籌集善款達3500萬余元。一大批困境兒童的多項權益得到保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慈善力量。
規范化開展社會幫扶
湖北省慈善總會負責人介紹,根據相關政策,為做好幫扶工作,該會曾深入調研省內困境兒童現狀。調研發現,除國家政策已涵蓋的困境兒童幫扶措施外,社會力量參與困境兒童幫扶存在概念不清、標準不一、動機不同、監管不便等問題,亟須通過規范、專業的項目化幫扶,建立高效、便捷的社會關愛幫扶機制,助力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通過走訪調研已開展困境兒童幫扶項目的黃梅、潛江、巴東等地,分析對比各地模式的共性和特點,歷經一年多的策劃籌備,2019年5月,湖北省慈善總會利用公募資質與互聯網技術,依托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公益寶”,聯合各市(州)、縣(市、區)會員單位共同發起并實施“童享陽光項目”。
項目根據省內各民政部門困境兒童信息管理系統臺賬,建立定期更新的項目資助數據庫,確保精準施策。項目優先幫扶對象為父母一方離世、失蹤、棄養、重度殘疾、重病、服刑在押或強制戒毒等困境家庭兒童,按照3000元/年/人的標準,通過搭建鏈接愛心的結對幫扶平臺,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一對一結對、慈善捐贈、專題活動、志愿關愛等多種方式,為困境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幫助。
以聯動促項目遍地開花
為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操作培訓效率不高、資源整合方式不一等難點,湖北省慈善總會提出“全省聯動”工作機制,各市州、縣區慈善會自愿申請加入聯動體系,按照承接項目的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同步實施相關慈善項目、開展相應慈善活動,提升基層慈善組織自身發展能力和救助能力,為項目實施奠定了發展基礎。
依托“全省聯動”機制,各地形成總會統籌、市州監管、區縣執行的三級聯動形式。各地區整合當地資源,通過配捐形式參與項目幫扶困境兒童,同時聯合當地志愿服務機構,開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
“童享陽光項目”啟動僅半年后,已在湖北省近70個縣(市、區)啟動項目實施,累計結對幫扶50多個縣(市、區)的3000余名困境兒童,成為“全省聯動”機制下參與地區最多的項目。
截至目前,已有79家會員單位與“童享陽光項目”平臺簽訂《項目合作協議》,約占全省慈善會總數的70%。項目實施兩年多,聯合72家志愿服務機構,組織1064名志愿者,通過平臺反饋24881次探訪關愛服務,累計結對幫扶困境兒童超萬名。
社會各界共護兒童成長
“童享陽光項目”運行以來,通過全省各地慈善會、社會組織、企業、志愿者等愛心團體和個人的多元參與,廣泛鏈接社會資源,以基金捐贈、定向捐贈、項目代言人、項目發起人等方式支持項目運行,擴建項目結對,助力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黃梅縣某中學吳老師組建愛心教師團隊,多年來堅持為困境兒童無償補習課業;湖北電視臺教育頻道成立基金持續資助困境兒童。項目還組織開展兒童節游學專題活動,幫助兒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聯合天門市開展“童享陽光兒童之家”項目,進一步解決困境兒童親情失落、學習失教等問題。項目通過生活關愛、親情關愛、教育關愛、特殊關愛等人文關懷,助力困境兒童實現“學有人教、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困有人幫”。
目前,已有百家愛心企業、商會等心系家鄉困境兒童健康成長的愛心組織助力保障困境兒童的發展需求。此外,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項目發聲,大家齊努力,為困境兒童營造安全無虞、生活無憂、充滿關愛、健康發展的成長環境。
在會員單位、社工機構、社會組織、愛心單位、志愿者等共同參與下,“童享陽光項目”于2021年獲“中華慈善獎”。
“改變的力量有多大,眼淚不說話,它滴進泥土,生出向陽的花;愛心的力量有多大,太陽不說話,它照進大地,溫暖每一個家。”項目負責人說:“更多社會力量的加入將成為溫暖孩子們成長之路的陽光。”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兒童 項目 困境 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