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成都市錦江區政協扎實推進“有事來協商”工作
本報記者 韓冬 通訊員 張誠
說起成都市錦江區書院街街道的福字街片區,在不少老成都人的印象里也許還是那個“老房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一溜兒小鋪子”的老街。不過,如今這條隱藏在太古里商圈深處的老舊小區卻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這里既有潮流范兒的網紅店,又有社區居民喜歡的老味道;既有古樸厚重的明代城墻,也有濃濃文藝氣息的涂鴉墻……妥妥成了成都市中心的“網紅一街”。
“感謝區政協搭建的‘有事來協商·錦事盡商量’平臺,幫助我們在打造特色街區過程中,既保留了老成都社區的溫度,也擁有了新城市的包容。”11月23日,書院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趙雷在接受采訪時高興地說道。
在今年3月圍繞“福字街片區商業品質提升”主題進行的一次“小微協商”中,區政協委員、區人大代表、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和書院街街道、福字街社區相關負責人和居民代表一起,按照風貌業態聯審工作制度對擬入駐街區的16家商業業態和裝修方案進行集中評審,還提出了強化商戶業態引導,保留老街區的市井文化感;把握民生訴求,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等建議。如今,游客的無數好評和各種新老業態的蓬勃發展有力地佐證了這些建議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這樣特點鮮明、效果顯著的“小微協商”在錦江區早已常態化開展。
“我們已在全區所有街道、社區建立小微協商平臺70余個,250余名委員分別聯系11個街道,常態化參與產業園區、企事業單位等涉及公共事務的協商活動。”區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區政協積極探索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的路徑和方法,采取線上線下、現場會場等靈活、便捷、多樣的方式開展協商;支持各社區邀請政協委員列席社區居民議事會、院落(小區)民主議事活動;鼓勵政協委員參與產業園區、企事業單位等涉及公共事務的協商活動等方式深入推進“有事來協商”工作,助力居民小區電動車棚智能化改造、空巢老人居家智慧養老等一批民生項目得以加快實施,有效助推春熙路步行街提檔升級工作開展,構建形成獨具錦江特色的協商于民、協商為民新機制,受到區委充分肯定,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談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區政協主席潘雪松表示,要將“有事來協商”工作小微協商活動同社區發展治理有機融合,聚焦轄區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現實問題;秉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思維,在群眾中廣泛培育協商文化,有序參與轄區公共事務;構建工作閉環,推動協商成果的轉化運用和黨政決策的落實見效。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