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實踐探索
為基層民主注入政協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作為人民政協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區政協可以借助政協組織豐富的協商經驗、暢通的協商渠道,最大限度反映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為推動基層民主有效注入政協力量。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政協通過建立健全“三個結合”工作機制,不斷調動更多委員履職積極性,提升基層協商活力,以高質量履職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堅持“線下協商”與“線上議政”相結合,著力打造“委員熱點議事廳”議政新載體,保障更多委員有序參與、充分履職。姑蘇區政協在持續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重點建設區級委員工作室的基礎上,依托姑蘇政協微信公眾號,打造“委員熱點議事廳”議政平臺。委員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手機端進入“議事廳”,從而突破了時空、界別和人數的限制,實現了“面對面”和“鍵對鍵”的同步開展。
堅持“謀長遠”與“議當下”相結合,助力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施策。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發展和落實重要工作部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對于基層政協組織來說,在圍繞所在區域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開展專門協商的同時,亟待在提升協商的“時效性”方面加強探索。姑蘇區政協聚焦黨委政府當下工作重點、基層社會治理焦點,著力推動完善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一是聚焦黨政關注的“急、難、險、重”問題進行選題。緊扣區委常委會研究討論的產業園載體更新利用等重點工作和難點問題,來綜合確定協商議題。二是緊扣部門需求開展“融入式協商”。如探索在區行政審批局設立“惠解憂”履職平臺,組織委員就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服務流程優化等事項開展協商議事。
堅持“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積極搭建委員履職平臺,推動社會各界擴大共識、增進團結。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姑蘇區政協積極搭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協商平臺,一是推出“姑蘇共話”圓桌協商平臺,架設委員、黨委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二是做實“民意直通車”,拉近委員、基層群眾的現實距離。依托全區每月的“社情民意聯系日”,組織全體委員深入轄區169個社區,累計接待居民群眾780余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0余條。同時,依托街道、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組織基層群眾開展協商議事。三是建設“委員工作室”,夯實委員、界別群眾之間的聯系陣地。重點打造14個界別“委員之家”,建成31個區級“委員工作室”,推動了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開展。
(作者蔡炳鋒系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政協主席)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