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少數民族界主題協商座談會
發言摘登 | 滕樹靜:文旅融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高舉民族大團結旗幟,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優勢,通過文旅融合搭臺架橋,推動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有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雖然民族地區文旅產業優勢突出,但是依然存在短板與不足:
一、 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創意融合有差距,山水和歷史文化資源基本裸展裸呈,非遺文化產品趨于同質。二、資源分割,市場碎片,運營乏力,產業競爭力弱,影響品牌創建、市場營銷。三、融資能力受限,資源變資金、資金變資本。四、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引流”“留客”能力不強。五、民族文化載體消失加劇,傳統技藝面臨失傳,過度商業化開發導致從建筑風貌到業態內容千篇一律。
為此,建議:
一、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強化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規范和監管,引進培養一批具備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專家型人才和基層一線急需的文保人才。加強數字技術運用,實現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利用。
二、 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配套,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站點建設,統籌制訂連片民族地區周邊機場航班計劃。
三、 強化新技術應用,加快建設智慧旅游管理平臺,建設以市州為主體的智慧旅游綜合管理服務平臺。
四、 重構文旅投融管服體系,在市州層面成立文旅發展集團公司,在省際旅游資源連片區域建立協作機制。
五、 大力培育文旅新興業態,逐步擴大文旅品牌影響力。
六、 堅持發展綠色旅游,做好“交往交流交融”文章,將民族地區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轉變為文旅融合發展優勢。
(發言人系全國政協常委,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商聯主席)
相關閱讀:
發言摘登 | 杜明燕:推動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做好“三交”工作
發言摘登 | 郭媛媛:以民族村寨高質量旅游助力高水平“三交”
發言摘登 | 何效祖:文化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甘肅實踐
發言摘登 | 徐銳軍:發揮旅游橋梁紐帶作用 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