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珠海護士擔心男童感染拔針 家屬追罵踢打 政協委員:盡快警醫聯動

2014年06月17日 15:38 | 來源:南方都市報
分享到: 

f04da2319268150a291339

  幫患兒拔針卻遭到家長打罵,珠海市婦幼保健院護士小柯手臂上還留有傷痕。南都記者 陳坤榮 攝

  珠海又現一例病人家屬打護士事件,事件起因很小,護士為男童拔針引家長打罵,護士報警后家屬自行離開。但事件也有普遍性,去年珠海20余醫護人員遭暴力傷害。對于類似事件多發,醫護人員呼吁保護醫護人員人身安全,市民則稱病人望得到更多關愛可理解。法律人士指出,患者傷害醫護人員行為違法,施暴者一般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

  護士巡房發現患兒留置針穿刺點滲血,擔心感染決定幫患兒拔針卻遭到家長打罵導致受傷,這是前日下午發生在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病房的一幕。據多名目擊者稱,除了打罵當事護士外,家長還跑到護士臺摔東西。對于打罵行為,家長質疑滲血已出現兩天為何不處理?并辯稱在自己長輩搶護士手機時差點摔倒,這致使自己情緒失控打人。

  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記者獲悉,此次市婦幼保健院護士遭毆打并非個案。據市衛計局不完全統計,僅去年珠海6家公立醫院就共發生66起涉醫安全事故當中,約有24名醫護人員遭遇暴力傷害事件,其中醫院急診科是遭遇暴力傷害較為高危的區域。

  護士為男童拔針引打罵

  事情發生在前日下午4時許。當時,該院小兒外科護士小柯和往常一樣跟同事交接班后開始日常的查房工作,當她巡查到一個幾天前剛做了腸切除手術的小男孩時,發現在他右手背留置針穿刺點處出現了滲血的情況,她和其他巡查的護士告訴小孩家長楊女士稱,穿孔處出現滲血,極易引發感染,因此要拔針。

  但此舉遭到了楊女士的質問,“前兩天已經有滲血的情況,當時你們說不用拔,為什么現在要拔?”小柯及同事試圖向楊女士解釋,但楊女士認為留置針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小孩反復扎針的痛苦,如今再過一天就要出院,現在拔了還得重新再打孩子又要受罪,認為醫院不負責任。在楊女士與小柯說話期間,其他護士把患兒手上的留置針拔掉了。

  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楊女士見狀開始罵小柯,未作聲的小柯繼續巡房,但楊女士依然不依不饒跟在后面罵,并提出出院要求。

  辱罵升級成毆打

  下午4時50分,楊女士的老公和母親等親屬也來到病房看孩子。在聽說此事后,一男子馬上掏出手機對著小柯拍照。據多位目擊者證實稱,當時小柯讓其不要拍照,結果遭到楊女士再次辱罵,并伸手打了小柯頭部兩下,不但將其護士帽打掉,還將小柯的胸牌扯掉。

  據小柯稱,看到情況不對,她也拿出手機拍照希望保留證據,結果楊女士的母親沖過來搶自己的手機,即便是自己將手機放在衣服口袋,對方依然不罷休。有目擊者稱,小柯當時還使用護士站的電話通知保安,結果電話被楊女士摔在地上,其他醫護人員前來勸架時,楊女士隨手拿起一個電蒼蠅拍砸向小柯,并趁勸架時順勢往小柯的后背踢了一腳。

  據小柯同事稱,小柯隨后跑到護士休息站撥打了報警電話,而楊女士在得知消息后則帶著孩子離開。

  “打護士是因母親差點摔倒”

  記者昨天致電楊女士時,楊女士承認當時她確實打了小柯,因為她覺得她在跟小柯理論時稱,小孩治病該交的錢都交了,而且做了手術都不能吃東西,只靠著打吊瓶補充營養。可她們怎么這么不負責任,之前讓她們拔她們說不用拔,現在說拔就拔,小孩子多受罪。小柯卻稱她們是根據醫學做出的判斷要拔針了,而且醫藥費是交到醫院的,并不是交到護士的手上。聽到這話她就開始生氣了,認為這不是一位醫護人員應該說出來的話,她才開始罵小柯。踹了小柯一腳是因為她看到小柯在拍他們家人的照片并且在她媽媽奪小柯手機的時候差點摔倒,她很生氣才踹她的。

  “家長罵了護士很久,護士一句話沒說”

  針對小柯和楊女士說的情況,記者昨天下午走訪了在病房的其他患兒家屬,譚阿姨說:“楊女士罵那個小護士罵了好久,那小護士一句話沒說,到最后不知道怎么了楊女士就打了小柯,旁邊有些工作人員和家屬在勸,罵人的聲音好大,把小孩子都嚇哭了。”另一位阿姨證實了譚阿姨的說法,她稱楊女士要辦理出院,護士就告訴她辦理出院要找醫生辦理,可楊女士吵起來,而且還摔東西。

  待警察趕到醫院以后,楊女士及其家屬已經離開醫院,小柯在去派出所做了筆錄以后檢查了身體驗傷。記者看到小柯左上臂有一塊淤青,驗傷結果要過幾天才能取。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觀點]

  醫護人員:

  呼吁保護醫護人員人身安全

  時常出現的暴力傷害事件,雖然造成的身體傷害程度不一定大,但對醫護人員的心理傷害卻往往是比較大的,有些醫護人員甚至采取回避等態度避免遇到上述類似情況而受到傷害。對此,有醫護人員也表示,這也使得一些醫護人員在工作當中過分小心和謹慎,縮手縮腳,最終受損的還是患者。

  去年,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糜慶曾專門針對暴力傷害醫護人員的現象進行過呼吁。其表示,現在的醫護人員圈子里,普遍流傳著3個觀點,分別是“我們下輩子不再當醫生”、“我們不讓子女學醫”、“我們現在還在當醫生,但仍然人人自危”。

  他表示,希望珠海市盡快建立涉醫安全事件綜合調處機制,盡快簽訂創建平安醫院警醫聯動協議,創造良好的職業環境,從而保護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此外,更多的是希望社會各界能否理解、理性看待醫護人員的辛苦和無奈。

  市民:

  病人望得到更多關愛可理解

  采訪中,記者發現絕大部分患者及家屬都對暴力傷害醫護人員持反對態度,不過也有一些市民表示有些醫護人員在服務當中缺乏溫度和耐心,也容易激發一些過激事件的發生。

  “我覺得相互理解很重要。”市民李先生稱,自己曾遇到過詢問病情時醫護人員裝作沒聽見的情況,“問他好幾遍都不說,生病已經很煩了,他這樣我當然很窩火。”李先生表示,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大,這些大家都明白,但作為病患自己或是家屬,在面對疾病時同樣也承受著壓力和心理負擔,所以作為醫護人員能夠更溫暖一點,更親切一些,而病人及家屬能夠多體諒一下醫護人員的辛苦和不易,或許能夠避免一些沖突的產生。

  [數據]

  急診室是醫護人員遭傷害高發區域

  此次市婦幼保健院護士遭毆打并非個案,據市衛計局不完全統計,僅去年珠海6家公立醫院共發生66起涉醫安全事故當中,約有24名醫護人員遭遇暴力傷害事件。記者獲悉,醫院急診室是遭遇暴力傷害較為高危的地方,其次則是日常門診以及住院部。

  去年9月份,僅市第二人民醫院就發生3起醫護人員遭暴力傷害。9月1日,該院一位護士在拔針時被患者踢到腹部;9月2日,一名醉酒女患者上洗手間,護士怕她跌倒,伸手欲攙扶其去洗手間,反被患者打了1個耳光。

  9月21日,該院一名夜班護士在急診科救治一醉酒導致頭部撞傷的患者,該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手舞足蹈、不配合治療,多次將已經包扎好的繃帶扯掉,而同樣喝了酒的家屬則認為護士“不盡責”,隨即對護士進行追打致其腹腔內積血。

  記者獲悉,2012-2013年該院急診科共發生了25起醫護人員被打事件,急診科幾乎成為了容易暴力傷害的高危地帶。這種情況在其它醫院也同樣存在,比如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急診科曾發生過醫護人員上門搶救腿部被劃傷的患者,其家屬因嫌醫護人員詢問病情啰嗦而拳腳相向致使醫護人員昏迷的事件。

  [法律意見]

  施暴者一般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

  法官表示患者傷害醫護人員行為違法,但多數并未升級至追究刑事責任

  昨日,有法官告訴記者,曾辦理過醫務人員遭傷害的訴訟。記者了解到,珠海歷年來醫療糾紛相關案例訴訟并不在少數,醫護人員遭受患者暴力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施暴者一般被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多數并未升級至追究刑事責任。

  據該名法官介紹,在自己辦理的醫護人員狀告被患者打的案例中,原告李某系珠海某醫院職工,職務為醫師。2008年4月,被告張某家屬需要救治,李某隨救護車組前往患者家中為其急救。在救治過程中,張某突然情緒失控,對李某進行謾罵、侮辱,同時向李某大打出手。李某將患者送至醫院救治后前往派出所報案,并將張某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患者家屬賠償醫師李某近三千元。

  醫護人員遭遇患者的暴力,尤其遭遇無理的暴力時,究竟該如何處理?珠海法院系統一位處理民事案件的法官表示,是有醫護人員被打最終訴諸法庭的,但一般來說沒有造成太大的人身傷害,都是作為民事案件處理,通常是打人方賠償醫藥費并賠禮道歉。

  他表示,通常來說醫患之間的關系屬于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合同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雙方對合同關系的設定有自主權與決定權,具有自愿性。但是,在醫患關系中,作為承諾方的醫療機構的自愿性卻受到了很大限制,有人稱此為“強制締約義務”。醫療服務合同中,醫方的強制締約義務是基于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尊重,如果醫生不極力救治危重病人,輕易放棄,非但應該受到“見死不救”的道德譴責,甚至還有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但如果病人認為醫生救治不力,進而大打出手,或者因為醫療環境不好而對醫護人員使用暴力“出氣”,都是無可爭議的違法行為。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醫護人員 護士 小柯 女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