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對當前中國經濟幾個爭議問題的辨析
林毅夫:對當前中國經濟幾個爭議問題的辨析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于雅琴) 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下降,兩個翻一番目標能否如期實現?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是否完全是由體制機制的內因造成的?到底應該更多依靠消費還是依靠投資?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日前在北京日報就當前中國經濟三個爭議問題進行了辨析。
林毅夫認為,黨的十八大提出,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國有希望做到這一點。加上人民幣升值,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可能達到12700美元,成為高收入國家。這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里程碑。
他指出, “中國崩潰論”的說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速下滑17個季度,是改革開放以來時間最長的,但下滑主要是外因造成的。在過去表現非常好的金磚國家中,印度、巴西的經濟增速下滑幅度比中國更大。
到底應該更多依靠消費還是依靠投資?林毅夫認為,在上述國際經濟形勢之下,中國經濟顯然不能再靠出口來拉動,而應該轉向內需,也就是國內的消費和投資。經過三十幾年以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我們是不是還有好的投資機會?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可以在世界產業鏈、技術鏈之內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從而投資回報率相對高。其次,中國基礎設施的欠賬還非常多。再次,中國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的改善也要靠投資。最后,城市化率還不夠高。好的投資機會多,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最大的差異。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中國 經濟 林毅 毅夫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