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協商
追究刑事責任設立專項資金 四川省政協對口協商防治霧霾
本報訊(記者鐘鋼)“多管齊下,硬招治污、實招凈空。”這是四川省政協近日召開的“嚴格控制成都平原PM2.5”對口協商會上,與會委員的一致看法。
四川是我國主要的生態屏障,但由于工業的發展,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污染日趨突出。省政協把防控霧霾作為對口協商的重要議題,組織委員調研企業社區,于對口協商會前掌握一手資料。
在對口協商會上,委員們提出的治理重點是:推進機動車尾氣治理,采取機動車排污收費等措施;揚塵治理,建筑企業等揚塵污染應納入排污收費內容;“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嚴格控制燃煤消費總量,降低燃煤污染等。
成都平原大氣環境一體性較強,各城市之間空氣質量存在較大相互影響。委員們認為必須打破行政區劃,構建“一極多區”的聯防聯控區域協作格局。“一極”,即把成都平原作為全省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防控區;“多區”,即將川南、川東北、攀西地區按霧霾發生源、污染地、傳輸通道的緊密程度劃分為若干個防控區,明確各自責任,加強協同管控。“干一寸勝過說一尺”。委員們強調,大氣環境污染防治關鍵在于落實、在于行動。
參加會議的職能部門負責人表態,加強環境執法,對成都平原PM2.5污染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按照“兩高”司法解釋追究刑事責任。成立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機構建設,成都平原各市對應成立機構;以成都市為中心,建立健全區域、部門之間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擬設立成都平原PM2.5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省財政今年將加大投入,集中財力,突出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成都市今年也將拿出5億多元用于大氣污染防治。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防治 政協 霧霾 追究 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