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專題

委員關注當“用工荒”狹路“就業難”

2014年02月25日 09:51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全國政協常委鄭惠強:采取新思路新方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2014年,90后大學生將走上工作崗位。在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攀升的同時,隨著世界經濟增長的放緩,經濟走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增加,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著下行的壓力,必然將導致就業市場波動,如今年制造業和外貿業對大學生的需求明顯下降。此外,大學生就業較為集中的國有企業、黨政機關一些傳統領域,因編制收緊,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就業造成影響。就業是民生之本。在如此嚴峻形勢下,單純依靠市場杠桿調節大學生就業,已然無法滿足需求。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必須在公共就業服務方面采取新思路、新方法,以適應新的形勢。
  新思路:
  分層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大學畢業生群體既包含重點學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也包含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各類民辦高校的各類畢業生。不同學歷、不同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其就業綜合素質大相徑庭,也決定著公共就業服務的供給應當是體系化、分層化的。因此,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很有必要構建一個信息先行、企業參與、政策托底的分層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對于就業能力較強的重點院校畢業生而言,應當以提供迅速有效的求職信息為重點,引入優秀企業進行校園招聘。同時,鼓勵部分具有創業意愿的畢業生進行相關培訓,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政策扶持,幫助他們孵化自創的企業,從而帶動就業,提升大學生創業率。
  對于就業能力不強的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應當迅速介入。通過各級部門協調合作,構建較為完善的就業服務網絡:學校提供就業需求;依靠總工會、工商聯以及相關協會等社會組織了解企業需求,開發就業崗位;勞動部門舉辦專場招聘會和提供職業介紹服務,形成“區縣-街鎮-居村委”勞動保障事務的縱向三級聯動模式,加強信息利用率和傳遞及時率,確保公共服務資源快速、便捷的傳遞和共享。同時,引導畢業生進一步轉變觀念,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需要,主動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中西部地區施展才華。
  對于家庭經濟、個人就業雙重困難的畢業生群體,應當納入保障援助和政策幫扶范疇。依靠團委、青聯等青年組織關心就業,勞動部門和社工組織聯動調查就業現狀;依靠教育、司法、婦聯、殘聯等部門聯系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關懷指導幫助其就業。必要時可通過發放短期救濟金等方式來保障畢業生基本生活。同時,對吸納困難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企業給予政策性補貼,由勞動部門牽頭減免或代繳一定時間段的員工社會保險金費用。
  新方法:以技術手段加大就業政策宣傳
  我之前曾經參與過一個調研,對于政府出臺的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非常了解”的應屆畢業大學生寥寥無幾,“比較了解”的僅占兩成,“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占到了七成以上。可見,在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執行層面還須加大力度,巧用技術手段。首先,創新宣傳方式。針對年輕人特點,借助新的媒介和載體,以建立微信公共賬號、設計APP軟件或QQ群等靈活、多樣的方式,起到凝聚和引導作用。其次,善用網絡手段。一是按職能將政府網站統籌整理,建立相互鏈接,方便用戶點擊查詢;二是嚴厲打擊仿冒政府或其他官方網站的非法網上求職詐騙行為,以降低因為此類非法網站而導致求職上當受騙的概率;三是政府網站要定期對行業、職業和勞動者就業情況進行分析并適時公布結果,正確引導畢業生求職。再次,借助公益廣告。建議政府撥付資金用于投放公益廣告。廣告內容既可宣傳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擴大政府公共職能部門的影響力,又可宣傳求職警示,避免上當受騙,還可以傳授求職方法和技巧,提高就業效率,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廣告投放地點可設置在站臺、車廂、校園等人口密集處,使其更有效發揮效能。 

 

編輯:付鵬

關鍵詞:企業 合作 畢業生 大學生 企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中文在线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