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讓制度不斷釋放出活力
(本文系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在“經濟體制改革與頂層設計主題座談會”上的講話,有刪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強調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加強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明確了深化改革重點要求。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完善和發展角度看待深化改革
制度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二戰以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堅持各自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經濟制度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借鑒,加強相互間經濟貿易合作,并通過不斷完善調整制度來提高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連續30多年保持年均近100%的增長,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國經過幾十年探索,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存在很多不足和亟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創新能力不夠;政府對資源配置的干預過多,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一定程度上與各級政府的不當干預和保護有關;一些行業準入門檻過高,各種所有制公平進入的機制不健全,有效競爭的市場環境尚未形成;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突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基尼系數0.47,高于0.4的國際警戒線,亟需推進分配、戶籍等制度改革;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不健全,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定價不合理,未能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等等。我們亟需對阻礙發展的深層次制度進行改革完善,力爭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深化改革就是不斷推動制度進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目的是要推動這六個方面的制度進步,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制度進步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的競爭更是一個動態、長期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資本主義國家為之側目,但要保持這一發展趨勢,就要不斷掃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制度障礙,使制度不斷釋放出活力。正是因此,中央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動制度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們才能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準確把握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
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有效發揮先導、牽引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條件、提供動力。這就要求準確把握政府與市場關系這一核心問題,把兩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經濟體制改革應當朝著擴大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方向進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和實踐上的重大創新。
市場越發展,越要著力提高政府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水平。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政府和市場都不是萬能的,各有各的角色,誰也替代不了誰。市場通過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對經濟活動進行調節,使資源流向經濟效益最高的地方,保障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利益,提高其生產積極性,滿足人民生活多樣化、多層次需要。政府則要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持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另一方面,市場發展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與市場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游戲,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政府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必須與加強監管、提高效能同步推進,把該管的管到位,克服市場存在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催生壟斷、排斥公共利益,以及引發兩極分化等缺陷,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環境。
從實際出發,發揮政府推動市場發展的作用。西方把政府與市場截然分開,劃清界線,縮小政府的作用,是由其文化和思想體系決定的,是源于其人口少、資源多的歷史,其社會自由度大,共同利益少。西方強調個人主義,鼓勵最大限度追求利潤最大化,發揮個體創造力,用法制規范市場行為,政府僅承擔“守夜人”角色。我國文化傳統和思想體系與西方有很大不同,由于人口多、資源少,社會自由度受一定限制,而社會共同利益多,因此,強調社會秩序和社會和諧。自由和法制、利益和責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共同利益的實現方式要不斷進化。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黨和政府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由于自上而下組織化、社會化程度較高,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也就要求持續改善社會制度,包括增大活力、競爭力和維護共同利益、穩定兩個方面。因此,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市場,是一個比傳統自發的市場要求更高的市場,要有更大的活力,也要有更大的穩定性。發展中國的市場經濟,政府應當積極發揮推動市場發展的作用。
加強經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
經濟體制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防止改革“碎片化”,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解決好改革協調推進、動力不足、具體操作等問題,都要求加強頂層設計。要通過科學完善的頂層設計,化解分歧和阻力,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使改革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把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尊重實踐經驗和基層創新。一是從基層探索中獲得啟發和經驗。許多基層的制度創新,往往都能為整體改革提供重要的方向提示和實踐經驗。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和基層鮮活實踐,善于從中找到一般規律。二是廣泛傾聽基層意見和群眾訴求。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基層情況,確保改革設計符合實際。三是采取試點探索、循序漸進的方法。頂層設計要審慎,全面論證,科學決策,但又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對一些亟待突破但又沒有完全把握的頂層設計,要通過試點探索,經過基層大膽試驗、小心試錯并予以完善之后審慎推出。四是頂層設計要留出一些空間。調動地方和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在總體框架下結合局部具體特點進行創新。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制度 改革 市場 陳元 全國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