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學校監控視頻直播引熱議 誰有權"監控"我的隱私?

2017年05月11日 09:48 | 作者:許晴 | 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 

視頻監控融入生活

規范管理亟待加強

“在商場購物時錢包被人偷了,能不能查到監控找到小偷?”

“家里請了保姆照顧老人和孩子,要不要安個攝像頭?”

在“眼見為實”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用視頻監控監督和保障生活。根據《中國安全防范行業年鑒》(2015年),2015年安防企業年總收入達到4900億元左右,較上一年增長12.6%,其中相當的比例來自視頻監控。

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對視頻監控的需求從公共場所延伸到私人領域。點開某電商平臺的“爆款”家庭監控攝像頭頁面,該產品近一個月銷量高達2.8萬臺,累計評價近18萬條。

與日俱增的攝像頭背后,是由攝像頭拍攝下的海量視頻內容。如何保護這些內容的安全,如何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侵犯?

去年底,公安部發布了《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特別強調了公民隱私保護問題。各地區也早已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杜絕監控視頻非正常流出和傳播。以內蒙古為例。“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需要調取由政府組織建設的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的圖像信息數據,應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并嚴格遵守調取和復制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圖像信息的規定。”內蒙古公安廳科技信息化總隊圖像支隊負責人銀國瑞介紹。

劉文杰建議:“這方面的立法還亟待加強。應加大規范公共場所攝像頭的安裝、維護和利用,對其采集的信息應由專人管理,對信息的利用應當經過專門程序,對于過期的信息應進行銷毀,既服務于公共安全,又不侵犯公民的行動自由。”

對于安裝在私人場所的攝像頭,目前還缺少有效的管理,只能依靠用戶和相應平臺負起責任。“水滴直播”近日發表聲明,重申用戶需經實名注冊才能開通監控視頻直播,直播開通前還要點擊確認“自愿公開攝像機,攝像機所拍攝的內容無任何您或他人的個人隱私,并確保拍攝內容健康,不觸犯法律”。直播平臺能否切實規范管理,還需拭目以待。(記者 許晴)

編輯:梁霄

01 02

關鍵詞:學校 監控 視頻 直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 正在播放国产AV | 欧美专区在线中文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