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閱讀
立德齊今古,藏書教子孫
《朱子家訓》
《朱子家訓》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它用通俗、精練的語言規范了人之為人的基本道德守則,劃出了一條做人的底線,深刻而雋永。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薄耙宋从甓I繆,毋臨渴而掘井?!薄叭擞邢矐c,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闭\然,朱柏廬所處的是封建社會,《朱子家訓》宣揚的是封建倫理道德。但是,剔除它的封建糟粕,取其精華,其中許多論述仍有現實意義。
《朱子家訓》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顏氏家訓》
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所作《顏氏家訓》也是我國歷史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家訓之一。人們盛贊顏氏家訓,是因為其將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落實為具體活潑的日常生活實踐。今人再讀《顏氏家訓》,仍可以從中獲取修身自律、和睦家人以及教育后代的借鑒與啟迪。
顏之推很重視習慣養成教育,他指出家庭監管和環境熏陶是影響人習慣養成的關鍵,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環境“潛移暗化”之功十分明顯,所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因此,一定要“慎交”“慕賢”,謹慎選擇交往對象,多與賢人交往,追隨學習有德的賢達君子。
《顏氏家訓》
中華書局
《父子宰相家訓》
《父子宰相家訓》是清代名臣張英與其子張廷玉撰寫的家訓,包括張英的《聰訓齋語》《恒產瑣言》和張廷玉的《澄懷園語》。張英以宦官仕途、為人處世等方面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解讀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張廷玉深受張英影響,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了《澄懷園語》,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家、節用、讀書、擇友等諸多方面。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边@首傳誦甚遠、幾乎成為勸架口頭禪的詩句背后,傳播的便是他們家族的家風故事。根據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于后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
《父子宰相家訓》
新星出版社
《刻在大門上的家風》
讀過名人的家書、家訓,文章的最后,我們來感受一下“刻在大門上的家風”?!犊淘诖箝T上的家風:北京門聯集粹》收入230幅刻在老北京四合院的門聯。在實地走訪中,作者發現,多數門聯都可以納入“家風”的范疇,盡管它們這些都是以前的作品,但今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宏文世無匹,大器善為師;積善天垂祐,家和福自生;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德從寬處積,福向儉中求;為善最樂,讀書便佳;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立德齊今古,藏書教子孫……通過門聯,宅院的主人可以抒發心志、自勉自勵,每天進進出出的家人也會在重復的相見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即使是來訪的客人和路過的行人也會在誦讀與欣賞之余有所受益。
《刻在大門上的家風》
北京出版社
結語:家庭向善,國家向上。用正確道德觀念塑造美好心靈,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將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力量。
編輯:楊嵐
關鍵詞:立德 古, 藏書 教子 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