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突出扶持重點 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帶動能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從調查來看,近些年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很快,平均每個村多達6-7個,但總體發展質量還不高。因此,不斷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質量和帶動能力,是“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
建議針對不同農業產業、不同經營主體、不同生產環節,重點采取以下扶持措施:
一是重點扶持“糧棉油”生產性服務組織,提高為農戶服務的能力。“糧棉油”大田生產的規模化,一直是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難點和重點。據統計,目前全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總面積已達15.1億畝次,其中糧食托管服務面積占57.2%,深受農民歡迎。因此,應在現有農機服務、植保服務、供銷服務的基礎上,扶持引導各類專業服務組織向農業生產綜合服務方向發展,支持服務組織根據農民意愿廣泛開展單項、多項或全程托管的服務。
二是重點扶持“果蔬茶”農民合作社,提高農產品的營銷能力。應在政府各類農村冷鏈物流、產地初加工建設項目中,優先安排“果蔬茶”農民合作社項目建設,擴大投資規模和范圍,提高建設補助標準,力爭在幾年內使每個生產基地、每個農民合作社都具有產品清洗、分級、包裝、預冷、轉運的能力。同時,支持農民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營銷,對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鼓勵地方政府給予獎勵,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綠色優質的菜籃子產品。
三是重點扶持“畜禽水產”龍頭企業提高規模化養殖的能力,引導“畜禽水產”龍頭企業下決心建設好原料基地,提高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水平,構建較為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應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可以制定專項行動計劃,大力支持龍頭企業與村社、農戶合作,運用信貸保險工具,通過政府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企業承貸或擔保,在符合環保和防疫要求的條件下,規劃建設養殖小區和養殖基地,農戶出勞動飼養保底分紅,企業提供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回收等服務,讓農戶、企業合作雙贏,促進我國規模化養殖水平大大提升。
四是重點扶持“鄉村旅游”村,提高集體經濟組織公共服務能力。應整合各方資源,制定統一規劃,結合農村“村村通”“廁所革命”和環境整治、電網通信設施改造等工程行動,在村黨組織統一領導下,發揮村集體經濟集體資產管理運營的功能作用,集中把“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公共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一遍,拓寬進村公路和村內道路,建好停車場和公共廁所,改善用電通信條件,完成生活垃圾和水體整治,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帶動鄉村振興。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秦云
關鍵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