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如何對自己的成長負責
——從刷短視頻說起
最近,我很想學跳舞,四處打聽得知抖音上就有很好的視頻教程。晚上9點半,我躺在床上開始手機搜索,一個關鍵詞下去發現抖音上各式各樣的舞蹈一應俱全,各種年齡各種段位的老師應有盡有。我一條條一幕幕地刷過去,不知不覺倆小時過去了。已經深夜11點半,這個點已超過自己規定的10點半睡覺的時間了,可是我還沒有確定好心儀的老師,怎么辦?是繼續刷,還是果斷停止去睡覺……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經歷。基于此,我做了深刻反思,3個概念非常清晰地掛在頭頂:一是沖動控制,二是時間管理,三是負責任的能力。其實,對寒假期間迷戀刷手機的孩子而言,道理也一樣適用。
在生活中刻意培養沖動控制能力
什么是沖動控制?美國史蒂文·J·斯坦博士在《學生情商優勢》一書中對此的定義是指“忍住或延遲將沖動、驅力、誘惑付諸行動的能力”。它包括:認清和接受自己要行動的愿望,但不受制這一愿望牽制。其難點表現為,很低的情緒控制線,容易沖動、缺乏自我控制,做出意料之外的行為。
生活中哪些事件和沖動控制有關系呢?學生一放學就玩游戲、貪吃垃圾食品,媽媽在網上非理性購物……這些行為,因為能明顯地能看到不良后果,所以相對比較容易控制。而像我提及的以搜索學習資料為目的的刷抖音行為是不是一種沖動,是否需要控制?再引申一下,有的孩子非常愛看書,尤其是三五歲的孩子一個人躲在書架旁一看就是四五個小時。有的孩子愛上樂高游戲,一頭扎進去也是三四個小時還不肯出來。這些是不是沖動,是否需要控制呢?這些找資料、癡迷閱讀、沉浸樂高的行為都是一種驅動力,盡管這些想法都是美好的、以學習目的為出發點,但是,用多長時間來實現這個想法,就涉及時間管理和負責任的能力這兩個要點了。
在規劃中養成時間管理意識
時間是最公平也是最稀缺的資源,一日難再晨。寒假期間,孩子們如何利用好時間,關乎學習的質量。孩子一天時間如何分配更有效?我們來算算時間帳:每天24小時,用8至10小時睡覺,約2個小時用于洗漱穿衣等雜事,用于三餐的時間也需要約2個小時,休息玩耍放松鍛煉的時間也需要2至3小時。這樣算來,孩子用于學習的時間加起來也就是8小時左右。當然,學習的科目還有語數外等好幾種,初中生學習更多。如此分配,相信每個人都會清晰地做好加減法,如果因為一項事情喜歡、熱愛,占用了過多的時間,那其他事情必然要縮減時間,長此以往下去,每個人就需要思考:我們到底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作為孩子的父母也需要思考:我想培養什么樣的孩子?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還是只提高成績,其他音體美都不用涉獵?
無論對于家庭還是學校、社會,我們都要時刻思考育人的目標在哪里?如果想讓自己和孩子都成為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那就需要在體育鍛煉、合理飲食及充足睡眠上保障足夠的時間,因為這是任何一個生物體生存都需要的底線保障。面對現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自身的身體健康就是最好的免疫力。而鍛煉身體不是停留在嘴邊的,一定要做好時間管理和生活規劃,并付諸行動。
在規劃思考中鍛煉負責任的能力
再以搜索學習舞蹈資料為例,如果我之前規定好做搜索查詢的時間規劃,就不會破壞接下來的按時睡覺、第二天早起的計劃。當然,這就會引發這樣的心理斗爭:“我雖然非常渴望今天就能找到學習資料,但是我也不能讓這種渴望任性下去,我不能完全受制于這種渴望,不然我就會熬夜晚睡影響健康,并且打亂我之前制定好的每天10點半準時入睡的計劃。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要是隨便被打亂,我就是一個不遵守承諾的人。同時我還會因為此刻良好的學習渴望變成一個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的人啊……”
以上的這些心理斗爭的過程就是要認清自己的生活目標、權衡利弊、評估可行性、明智決策。這樣長久下去才會培養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
這樣的鍛煉過程是父母老師監督看管好呢,還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定奪呢?下結論之前,我們先科普點腦科學知識。我們的大腦看著小巧,“卻是宇宙世界已知的最復雜的東西”,這是被稱為“DNA之父”的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沃森的看法。在這個復雜的大腦中,有兩個“領導”我們必須認識一下:壞領導,是沖動、任性的肇事者,遇到喜歡的事情,必須過癮才行,不計后果。前額葉皮層,是位“好領導”,是實現自我調節的主要神經區域,他負責把我們領導到最佳狀態。每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它都會三思而后行,權衡輕重緩急利弊得失。因為這部分的神經區域是認知控制、注意力調節、決策判斷推理、自主行為以及靈活應變的指揮中心。
如果面對若干種的沖動、誘惑,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自己去思考規劃,那就不僅僅保障了時間的合理分配和任務達成,更是用這些點滴的生活事情找到了鍛煉大腦的好機會,長久下去,“好領導”就會肌肉豐滿體格健壯,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掌控的能力,這便是成長的真正意義。當然,智慧的父母還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機會去鍛煉孩子這種三思而后行的能力,讓孩子在一步步的分析決戰鍛煉中成長為負責任的自己。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時間 孩子 沖動 控制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