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親子共為,讓寒假生活充實有意義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寒假期間,孩子們不能像以往那樣全家出游,參加各種冬令營活動。不能離開自己所在的城市,且大部分時間都宅在家里,不少家長反饋,孩子在家時間久了,就只想玩手機。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更有意義的假期,我想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的努力。
首先,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假期計劃。在假期伊始,我們就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計劃的內容可以豐富多彩,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學習時間外,可以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讀書、運動、勞動、興趣愛好的培養等多個方面,領域還可以擴大到天文、地理、博物館學習等方面。計劃中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有和孩子共同約定好暑期親子共讀或分別閱讀的書單,最好每天還要抽出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陪孩子一起運動和游戲。
制定計劃要注重勞逸結合,激發孩子的動力,這個計劃有點類似學校的課程表,有些內容固定下來,一些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家人一起協商后進行分配,但是千萬別忘了計劃中最好要含有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和親子運動時間。例如,開展親子閱讀的方式可以是:
一、 家長和孩子閱讀同一本書,輪流朗讀。二、分別選擇一個喜歡的段落讀出來,然后分享喜歡的理由。三、家長還可以先提出幾個小問題,然后一起帶著問題讀,讀后分享。四、遇到經典語句或段落,還可以和孩子比一比看誰先記住。
總之,制定計劃的前提是要和孩子一起協商,在雙方都認可的情況下方可執行。
其次,把計劃貼在家里醒目的位置,大家一起監督執行。定好了計劃,接下來就是幫助孩子把這個動力持續地維持下去,因此,我們可以跟孩子商定好計劃和獎懲制度,比如做得好,可以有什么獎勵,做得不好,怎樣改善。然后,一起把寫好的計劃張貼在家里醒目的位置,比如客廳里,當孩子完成計劃上的一項任務后,就可以打鉤劃掉,每劃掉一項任務,對孩子來說,都會感受到一個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完成,家長也不要指責和批評孩子,而是要跟孩子一起看看哪里出了問題,然后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需要提醒家長朋友的是,這個獎懲制度一定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不能是父母的“一言堂”,尤其是小學四年級以后的孩子,他們接近青春期,這時候他們開始關注自我,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開始思考那個經典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跟誰更像,我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北热缬械暮⒆由踔習f,“我不想上學,我要做游戲主播?!逼鋵嵕褪撬趯ふ医巧J同,是對“我是誰”這樣的問題的一種探索。
因此,家長可以有意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也還要注意在溝通的時候,尊重孩子們的感受。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和孩子發生親子矛盾,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最后,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過渡階段的陪伴工作。家長如果只是單方面地要求孩子規律作息,執行計劃,孩子恐怕很難做到。身教大于言傳,家長要盡可能多地安排親子時間,在積極愉悅的親子互動中給孩子做好示范。
例如,家里有幼升小的孩子,家長可以有意地安排幼小銜接的準備活動,但需要注意幼小銜接并不是學習文化課,幼小銜接的真正意義是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到小學的變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在家庭游戲中教給孩子如何禮貌待人、溝通交往等。對于家里有小升初的孩子來講,他們還有幾個月就要進入到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學習環境中,作為家長應該陪孩子一起回顧一下6年來孩子的成長與進步,給予孩子更多的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孩子一起商量在小學最后階段該做些什么才能給自己小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簡單商量一下對未來的想法,幫助孩子樹立一個奮斗的方向。家中面臨中高考的孩子家長則要特別關注,對于孩子和家長而言,大家都清楚這個假期是最后沖刺階段的重要時期,孩子壓力大,家長也常常焦慮。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帶給孩子,家長需要做的事不是監督學習,也是不是報培訓班突擊,而是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每天在飯桌上陪他們聊聊天,還可以拉著孩子一起做做運動,努力營造和諧輕松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心無旁騖。
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既可以緩解一學期學習生活帶來的疲憊,又可以為開啟新學期的校園生活充電蓄力。
(作者系史家教育集團東四七條小學黨支部書記)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孩子 家長 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