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政府與市場關系這兩年都有哪些變化?
5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有關同志在會上表示,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建立了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在保持“中央切塊、省級細化、備案同意、快速直達”流程基本不變,對直達范圍、分配辦法、工作機制和資金監管等方面進行了適當調整,通過改革優化資金分配格局,進一步發揮好直達資金惠企利民作用。
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這是近年來業界對宏觀政策的一致評價。基于這一評價,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研討會上,多位業界人士圍繞政府與市場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各自須扮演的角色,展開了討論。
宏觀政策的配置格局“正在不一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從宏觀經濟政策的配置角度來看,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是,宏觀政策的配置越來越圍繞著市場主體轉,越來越以市場主體為中心,越來越聚焦于市場主體。“2020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六?!€’,在‘前三保’當中,更重要的是保市場主體。其道理是,只有保住了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市場主體不在,談不上就業。而只有保住了就業,才能保住民生。只有做到了‘前三?!?,才能保住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從而才會有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糧食能源安全,基層運轉正常。‘六穩’也是如此,只有保住了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才能穩外貿、穩投資、穩金融、穩預期?!?/p>
“在去年和今年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都以‘青山’二字喻指市場主體:去年的說法是‘留得青山,贏得未來’;今年的說法就是‘青山常在,生機盎然’。市場主體正在恢復元氣,正在增強活力,還需要給市場主體再幫一把。”高培勇表示,過去一年,市場主體感到經營困難,這種情況下要保證經濟正常運轉,社會大局總體穩定,其前提就是保住、穩住市場主體。
“當我們談到構建新發展格局,并將新發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定位為高水平自立自強時,要依賴于創新與改革,而創新的主體是市場主體。從去年開始,為了抗疫復工復產,財政政策安排的主體無疑是減稅降費,但和書本上學到的有所不同,最大的變化發生在減稅降費的機制安排上?!备吲嘤麓蛩恪敖馄事槿浮?。
比如,在給誰減稅降費的問題上,以往沒人會問這個問題。因為稅與費不是個人交的、就是企業交的,所以減稅降費,受益者不是個人就是企業。而這兩年我們強調的是,給市場主體減稅降費,減的是涉企稅費,個人雖然也能享受這樣的效益,但其不是重點。
另外,這兩年減稅降費的重點不是企業所得稅,而是增值稅和社保費。對于市場主體而言,增值稅和社保費處于成本核算環節,而不是處于它的利潤分配環節,其目的就是給市場主體降成本。
市場操作影響到“六穩六?!??
政府該出手時須出手
“政府要做好經濟健康發展的守護神,要維護好經濟的健康發展,這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必須做好的問題?!比珖f常委、成都市原市長葛紅林這樣說。
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前一段階段,大宗商品出現了大幅度上漲。經濟界和實業界有不同的觀點,搞實業的觀點非常一致,認為嚴重偏離了產業運營過程的正常價格鏈,供需基本面并未發生實質改變,成本也不支撐價格出現如此大幅度上漲。我也認為,對基礎原材料的宏觀調控來講,穩價格也是十分必要的,并以保持在合理向下的空間為宜。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合適相對穩定的價格,才有利于產業鏈的行穩致遠。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的影響,然后價格就下跌了;5月19日國務院又開了會,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回調。對這種及時有效的引導,實業界十分贊成,該出手時必須出手,這是政府的應有之義和應盡之責。”
政府還要不斷注入經濟發展的活力?!澳鞘?004年,我還在成都做市長,當時中央電視臺做了一個‘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的評選,選出10個城市,分別是沈陽、大連、東莞、杭州、青島、深圳、成都、蘇州、溫州、無錫。9個都在沿海,一個在西部。我記得我在獲獎會議上說,城市的活力比城市實力更重要,有實力沒有活力的城市會變得沒實力,而有活力終將變得有實力。”
城市怎么促進經濟?葛紅林表示,發展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營造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這是充分必要條件。要緊扣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來發展經濟,這也是衡量經濟發展好否的重要標志,政府工作就是要不斷地去提升、去豐富、去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居樂業的美好向往。
關于住房問題,葛紅林表示,提議每個城市應根據未來的發展,確定自己常住人口的增減,制定相應的政策:“城市不可能都是富人區,北京保姆市場很大,小時工保姆住在哪里?眾多的快遞員工晚上又住在哪里?要充分盤活央企和地方國企在城市中的閑置工業用地,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不應再將房地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支柱產業,但應加快工薪階層住房條件的改善。住房改善的過程也是帶動消費的過程,至少會有效帶動白色家電、裝飾、建材、甚至汽車等很多產業”。
用“政府和市場經濟學”,
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
觀察研究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變化,還要走出實踐上升到理論的路徑。
據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聯合主席李稻葵介紹,“政府與市場經濟學”是一批清華大學以及國際經濟學的學者在過去三四年以來認真打造的一個經濟學分支?!罢c市場經濟學”作為經濟學一個新的分支,有三個基本原則:“第一,政府已經成為當代市場經濟中極為活躍而重要的一個參與者;第二,一個經濟體發展得好不好,運行得是否平穩,是否能夠避免金融危機,關鍵取決于政府的行為;第三,政府行為的好與壞,是由其背后一系列機制所決定的,這些機制決定了政府工作人員和決策者的行為。”
李稻葵指出,總結經驗,國內國外的學者一致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史的一個基本經驗,是經濟要發展,一定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定要處理好政府自身的行為,而這也是當代經濟學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的地方,更是我們要搞政府與市場經濟學的初衷。
“希望通過打造這個新的學科,能讓國內的經濟學研究上一個臺階,也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并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接受中國目前行之有效的一些處理市場經濟問題的一系列做法。希望通過我們的學術研究,讓國際同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接受中國經濟的思想與實踐?!崩畹究@樣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政府 市場 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