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事>人事觀察
以有效監督把“關鍵少數”管住用好
6月1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公開發布。這是黨中央首次制定針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開展監督的文件,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權力運行制約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具有重要意義。
“一把手”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領頭雁,領導班子是帶領和組織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指揮部。通過盯住“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實現“四兩撥千斤”,有利于形成監督“關鍵少數”抓監督的良性循環,帶動監督效能整體提升,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一崗雙責”、紀檢機關監督專責,圍繞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機制和方式方法初步形成,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明顯增強。
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乏力的問題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單位和部門管人管事管權的制度機制不完善,存在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等問題,導致“一把手”權力屢屢出軌越界。從全國來看,去年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調查縣處級及以上“一把手”5836人。從各地來看,海南省19個縣市中有16個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過黨政“一把手”違法犯罪問題,占比高達84.2%;廣東省自十九大至2020年8月底共立案審查調查廳級干部418人,其中“一把手”或曾任“一把手”的242人,占比58%。完善黨內監督體系、落實監督責任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
“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充分表明“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凸顯了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領導干部責任越重大、崗位越重要,越要加強監督。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明確要求,著力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意見》突出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政治監督,把黨章黨規有關規定進一步細化具體化,把實踐中有效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有利于改進對“一把手”行使權力的監督,增強班子成員主動監督、相互監督的自覺。
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必須明確監督重點,壓實監督責任,細化監督措施,健全制度機制。要全面落實黨內監督制度,突出政治監督,重點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對黨忠誠,踐行黨的性質宗旨情況的監督;強化對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踐行“兩個維護”情況的監督;強化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的監督;強化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情況的監督;強化對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依規依法履職用權、擔當作為、廉潔自律等情況的監督,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抓住“關鍵少數”才能管好“絕大多數”。各級黨委(黨組)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認識《意見》的重要性,強化上級黨組織監督,做實做細同級監督,把《意見》各項舉措落細落實,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增強政治意識,主動接受監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督工作格局,以有效監督把“關鍵少數”管住用好。(李志勇)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監督 一把手 領導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