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制度規范有助保障勞動者權益

2021年08月02日 14:44  |  作者:張成剛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7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發布《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簡稱七部門文件)。這是對7月22日人社部等八部門發布的《關于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意見》(簡稱八部門文件)的進一步細化。

外賣送餐員是隨著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出現的,是由平臺進行組織的新就業形態的典型代表,顯示出平臺經濟在穩就業、促發展、保民生方面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外賣騎手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其勞動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上述2份文件出臺,對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勞動權益保障指明了方向,更對工作環境存在交通安全風險的外賣送餐員權益保障做出制度安排。八部門文件創設了“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的情形”,是在傳統的勞動關系—民事關系“二分法”基礎上的創新嘗試。七部門文件則為保障外賣送餐員相關勞動權益提出了全方位要求。

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我國規范新就業形態發展、保障數字經濟勞動者權益的制度構建逐漸走深走實。平臺企業、合作商與騎手等都對兩份文件的出臺表示歡迎,表示政策逐漸明確了各市場主體在保障騎手安全責任上的義務與邊界,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下一步,出臺更具體的政策細則仍需穩慎。

首先,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勞動權益保障不充分的一部分原因,是現行制度仍然存在痛點和阻礙。例如,靈活就業者參加城市養老、醫療保險往往需要以戶籍為前提。生育保險僅覆蓋城鎮職工,而非全體勞動者等。推動騎手乃至全體新就業形態從業者權益保障完善,應首先從一些制度的細節完善著手。

其次,政策制度的設計理念、目標和政策實施效果之間有出入。政策制度實施過程中也可能產生未預料到的其他結果。比如,最低工資提升了低收入群體工資水平,但導致一部分勞動者失業,失去收入來源。因此,制度設計細節對于達成政策目標尤為關鍵。平臺經濟是涉及平臺企業、外包合作商、商戶、勞動者等多利益主體的復雜經濟形態。在政策細則制定中應全面考慮各方訴求。

再次,有關制度構建需要考慮其經濟基礎。勞動關系或社會保障制度脫胎于工業經濟時代,在“二戰”后穩定獲利的經濟環境中發展壯大成為標準制度,這一過程有賴于較高的勞動生產率與利潤水平。平臺經濟是一種微利的商業模式,且多主體、多要素都在平臺經濟運營模式中獲利,因此平臺經濟各主體能夠承擔多大的勞動保障成本,不同主體所承擔的責任應該如何劃分,需要做更細致的研究。

最后,相關部門應做好政策評估,在支持平臺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予以規范。一旦發現政策效果與政策目標背道而馳,應著手調整修正政策制度。

制度構建與市場實踐,是相互協同、共同適應的過程。兩份文件指明了未來新就業形態勞動權益保障探索的方向,但其影響和效力幾何,仍待后續實踐檢驗。數字技術經濟范式或將在長歷史周期內取代工業經濟范式,相應的制度探索也應著眼于長遠,逐步推進完善,而不是期望“畢其功于一役”。(張成剛)


編輯:劉慧瑩

關鍵詞:制度 保障 權益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中文字幕AV一本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一区vr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