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9月重要全球會議,我們應該如何看?
9月,我國外交陸續展開幾場重要活動。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通過視頻方式出席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開幕式并致辭;9月16日至17日,召開上合組織峰會;另有金磚國家領導人第13次會晤,也將在9月舉行。這幾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備受關注,委員們對此有哪些看法?
在重大關切問題上,這兩個國家“手拉得更緊”
9月3日,習近平主席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表示,這是2018年以來,習近平主席第二次出席東方經濟論壇。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兩次應邀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兩國領導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外界展示對對方重大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
9月3日,也是中國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的76周年勝利紀念日。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一致強調”:“國際社會應該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對此,季志業表示,雙方所針對的,是近年來一些國家的一些人不斷篡改二戰歷史,企圖否定當年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反人類行為,企圖否定中俄兩國人民在二戰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作出的巨大貢獻。而雙方共同捍衛歷史真相,就是共同捍衛今天的國際正義性。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特別強調,堅決反對將疫苗和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同一天,普京總統在弗拉迪沃斯托克的東方經濟論壇全會上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是對的,不對的是將其政治化,可見雙方在當前這一重大國際政治議題上,立場是靠近的。正如今年6月28日兩國為紀念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所說,兩國關系‘成熟、富有建設性與可持續性’。”季志業這樣表示。
中俄合作的可持續性還將體現在即將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今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20年來,在中俄共同推動下,上合組織在打擊‘三股勢力’、維護地區穩定、促進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吸引力。同時,上合組織也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加劇了地區局勢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中俄兩國均已表達了促進阿富汗國內各種力量進行對話協調的政治意愿,表達了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強決心。今年的上合組織峰會必將在中俄兩國的共同推動下就這一重大議題作出重要決定。”季志業這樣說。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特殊時期更應發揮民間友好工作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開幕式致辭時表示,東北亞區域合作在推進互利合作方面持續發力,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支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主席還特別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秉持真正的多邊主義,講信修睦,合作共贏,向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穩步邁進”。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展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克時艱,共促和平發展的堅定信念,彰顯大國風范和大國胸懷,給危機中的世界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因此,我們對世界發展的未來有理由保持信心。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應對疫情方面乏善可陳,經濟上步履蹣跚,為擺脫困境,對中國進行全面打壓,掀起了針對中國的污名化浪潮。受這種大規模污名化的影響,許多國家百姓被蒙蔽。可以說,我們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最復雜的國際環境,而且這個局面可能延續較長時期。”宋敬武這樣說。
那么,我們應如何打破上述局面?宋敬武表示,從民間友好的角度看,現在需要大力開展和加強民間友好:“就像毛澤東主席當年說的,要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就要像習近平主席說的,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應當積極發揮民間友好工作的作用,在‘走出去、請進來’不方便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機會,講好中國故事,與外國友好、外國朋友深入溝通交流、促進務實合作,保持足夠的熱度;在后疫情時期到來后,要精心設計,積極運籌,展現良好的中國形象。讓相互理解、民心相通成為我們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的基礎,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