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懲罰的重點在于適度和有效

2021年09月22日 14:19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雷鳴強委員:關于懲罰,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了錯,肯定要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但是很多父母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屈服,讓孩子認錯。《正面管教》一書講,只要你和孩子陷入權利之爭,孩子就會產生報復行為,下一次還會繼續犯錯,甚至更嚴重。所以,采取正確的懲罰手段非常重要,畢竟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他改善,而不是強化錯誤的行為。

朱永新常委:不體罰,不等于沒有懲罰。其實,教育的最大困難就是不確定性。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同樣的表現原因不一樣,同樣的方式效果不一樣,家庭教育中最難掌握的就是這個“度”。那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家長該怎么辦呢?

王歡委員:當孩子犯錯時,我的意見是:第一,我們要先安撫和處理孩子的情緒。孩子本身也是有羞恥心的,他自己本意也不想犯錯,也想做一個好孩子,我們要理解孩子,等孩子情緒平復后,再進行教育;第二,我們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讓他們體驗犯錯的自然后果。比如他對人不禮貌,那就讓他體驗別人對他這樣做的反饋,如果有些事情沒有合適的自然后果讓他體驗,我們可以適當讓他體驗家長的懲罰。但這個懲罰一定要就事論事,要讓孩子明白,這個懲罰是自己犯錯的后果,而不是父母不愛自己了。在這個時候父母要避免嚴厲和帶有貶低的懲罰。這樣,孩子就能知道自己的犯錯行為不受歡迎,會有不良后果,他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了。

雷鳴強委員:不管哪種懲罰方式,家長們要明白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改正,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這就需要家長們把握度,把握原則。在懲罰的過程中,不能任憑自己的情緒,隨意打罵、羞辱孩子,語氣要和善而堅定,眼神不帶敵意,懲罰內容要貫徹到底。事后,及時安撫孩子,或擁抱、或微笑,讓孩子知道你并沒對他失望,他會更有信心。表揚和懲罰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協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倪閩景委員:有教育必有懲罰,家庭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懲罰一方面有傳統的習慣,同時也有法律方面對孩子保護的問題。教育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而現在大部分的懲罰,都是家長一時氣憤沒控制住自己。面對犯錯誤的孩子,很多年輕家長也確實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有家長對我說,先打了再說。難道看到孩子不對還要笑臉相迎嗎?很多時候,家長覺得講道理沒用,甚至講不過孩子時,就先將孩子打到口服再說。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也并非所有的錯誤都需要懲罰。有些事情家長可以裝作不知道,給孩子自我修復的機會。最好的懲罰是建立一種規則,讓孩子自己懲罰自己。父母要在孩子犯錯后和孩子充分交流,并在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自己尋找一種懲罰自己的辦法。

主持人朱永新總結:教育無定法。虎媽能夠成功,貓爸效果也很好。無論是嚴管,還是寬教,要看哪種方法更適合孩子的成長。今天的討論很熱烈,但觀點更趨平和、一致。雖然一部分委員認為家庭教育應該有懲罰,也有委員不主張家庭教育的懲罰,但是更多的是共識,強調的是適度。家庭教育需要獎勵與懲罰,獎勵與懲罰是教育的手段。獎勵為主,懲罰為輔。家庭教育一般不應該用體罰和經濟懲罰。

教育最怕的就是走極端。中國中庸的教育模式,不劍走偏鋒,還是更符合人性,更符合教育的規律。如果真的把孩子逼得太死,逼得太嚴,反而會導致教育的悲劇。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只有心與心面對、心與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

(本文根據“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漫談群”家庭教育七日談的討論內容編輯整理,有刪節。全部討論內容將由中國文史出版社結集出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懲罰 孩子 教育 家長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综合久久综合久鬼88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看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在线观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