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主席日志
“一引三轉”展現政協新作為
——專訪廣東省惠州市政協主席林惜文
近兩年來,廣東省惠州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用新理念新思路探索實踐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機制、途徑和方式,創新提出“一引三轉”的工作思路,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課題調研為抓手,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扎實有效推進專門協商機構的實踐和發展,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呈現出措施有力、運行有序、工作有效的良好態勢。記者專訪了惠州市政協主席林惜文,聽他講述了惠州市政協的實踐經驗。
問:惠州市政協創新提出了“一引三轉”的工作思路,其中“三轉”包括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對于政協的“轉職能”,我們應該怎么理解呢?
答:只有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問題,才能推進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惠州市政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召開務虛會、研討會深入學習研討、交流碰撞,深學細悟總書記強調的“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重要要求,認為專門協商機構是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新定位,“雙向發力”是工作職責的新概括,“三個重要(人民政協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是一工作任務的新內容。基于此,我們提出“轉職能”,是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總書記“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的重要要求,牢固樹立協商主責主業意識,不斷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更好凝聚共識、促進團結,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是把握專門協商機構這一工作定位的新內涵,聚焦協商主業主責。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們以“聚主業、整資源、強基礎、重落實”為思路,按照“小切口、可實操”的原則,積極探索載體、搭建平臺、創新方法,豐富協商形式,提高協商實效,努力擦亮專門協商機構的牌子。如2021年,我們精選7個年度重點課題廣泛協商、深入調研,形成7篇高質量調研報告,提交黨委政府供決策參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系列調研報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報告“視野開闊、針對性強,很多建議具可操作性,很有參考意義”,要求相關職能部門研究轉化為工作舉措和行動,充分彰顯了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和效能。
二是把握雙向發力這一工作職責的新概括,創新拓展雙向發力渠道。把重點調研課題作為履職工作紐帶,探索形成以課題為總牽引、總抓手,將凝聚共識融入到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議政、民主監督、提案督辦等各項履職活動中,做到工作謀劃一體考慮、工作部署一體統籌、工作推進一體落實、工作成效一體顯現,團結動員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一起選題、一起調研、一起協商、一起出力,在建言資政中不斷拓展凝聚共識的深度,在凝聚共識中不斷提高建言資政的質量,使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更富成效。
三是把握“三個重要”這一工作任務的新內容,拓展團結合作、傳遞共識的渠道。推廣建立“委員工作室”“界別工作室”,積極探索打造基層協商民主新渠道,推進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向群眾延伸;著力拉長團結聯誼半徑,健全政協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的機制,落實黨組成員聯系民主黨派制度,優先保證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過政協平臺協商建言,邀請各民主黨派開展聯合調研,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積極發揮歷屆港澳委員聯誼會、惠州公共外交協會等平臺作用,加強與港澳各界的交流聯系、團結聯誼,加強對港澳青年委員的學習培訓,切實使人民政協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
問:去年,惠州市首次設立2500萬元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為什么會設立這個專項資金?
答:這是惠州市委市政府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高度重視的結果,是給予政協工作予以的真金白銀支持。近兩年來,惠州市政協積極“化被動為主動”,明確提出“提案在精不在多”。提案工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充滿了創新發展活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各級各部門的廣泛認可。在此背景下,為解決提案中群眾關心的民生項目急需資金問題,提高市政協提案的辦成率,在惠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重視支持下,《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人大代表建議和市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資金申報及使用流程的通知》于2020年1月正式出臺實施,首次設立2500萬元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以更好地提升提案辦理質量。這是惠州市委市政府推動政協提案落地見效的一項創新舉措。
提案辦理專項資金的使用,極大地提升了政協提案辦成率和實效。今年,市政協反復協商,研究遴選了“改善農村人才培訓基地教學實訓環境”“推進縣(區)域內急性腦卒中一小時移動救治”“推進‘治未病’中心建設”“搶救‘惠州老兵’聲像資料資源”“自閉癥治療設備購置及治療康復服務”等13個項目作為2021年度提案辦理專項資金項目,目前資金已經全部到位,承辦單位正在有序辦理,推動一批民生實事落地落實,真正實效惠民利民目標。
問:如何保障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的運作?
答:我們抓住了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是以項目為切入點加強提案培育工作。惠州市政協創新提案培育工作機制,由各專門委員會,聯合各黨派、團體,組織參政議政積極性較高的政協委員,結合大會發言課題的調研,積極推進提案培育工作,并由各個專門委員會把好第一關。
二是充分協商遴選提案辦理資金項目。各專門委員會以各自培育的提案為主,用15-20天左右的時間,與提案主辦單位、提案人進行溝通協商,共同研究確定2-3個提案辦理資金提請項目,并商請市財政局確認,形成提案辦理資金使用方案。提案辦理資金使用方案經市政協秘書長會議協商討論通過后,提交市政協主席會議研究確定。
三是各專門委員會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跟蹤督辦。提案辦理資金項目遴選工作完成后,由各專門委員會分工負責對項目的實施進行全過程跟蹤督辦。市政協黨組會議、主席會議每個季度聽取提案辦理資金項目推進情況,敦促各專門委員會做好跟蹤督辦工作,確保項目落到實處。
四是健全完善提案辦理資金項目的相關制度。市政協根據市政府文件精神,制定了資金項目流程,對項目的提出、資金的安排等作出規定。今年又在實踐探索、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提案工作實際制定了《惠州市政協提案辦理資金項目遴選辦法》,對提案辦理資金項目的遴選原則、遴選范圍、職責分工、遴選流程、跟蹤督辦等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使相關工作職責更加明晰、流程更加科學、遴選更加公正、督辦更加有序。
問:“一引三轉”離不開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參與。在這兩支隊伍的建設上,惠州市政協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答:人民政協的履職能力,集中體現為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能力。我們堅持把“抓隊伍、提效能”作為加強政協自身建設的著力重點,優化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和服務機制,加強委員服務管理,激發干部履職工作活力,提高為民履職實效,形成團結和諧、務實奮進的良好氛圍。
一方面,加強委員服務管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通過高頻率做好委員聯系工作、高水平做好“搭臺”服務、高質量做好履職管理,打造了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和“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高素質委員隊伍。
另一方面,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升干部隊伍活力。機關干部是政協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們從工作觀念、工作方法、隊伍建設入手,著力打造“講政治、在狀態、有激情、敢擔當、善作為、出實效、守紀律”的高素質機關干部隊伍,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協機關,不斷提升創新水平、提升服務效能。(記者 林儀)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工作 提案 協商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