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主席日志
楊利民:當好“八大員”干出“新樣子” 以最佳精神狀態迎接黨的二十大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作為基層政協組織,要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把迎接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作為貫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務,帶頭走在前、干在先,當好“八大員”,干出“新樣子”,扎實做好思想引導、匯聚力量、議政建言、服務大局各項工作,切實把“兩個確立”的政治共識轉化為“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滿懷激情書寫好新時代的“政協新答卷”,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一,當好引導員。政協是政治組織,講政治始終是第一位要求。要堅持“第一議題”制度,自覺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必修課”“常修課”,構建從黨內到黨外、從常委到委員、從委員到界別群眾的完整鏈條,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編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專題摘編》等書籍,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學出忠誠、學出信仰、學出擔當。黨的二十大召開后,要通過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理論中心組學習、政協講堂、委員培訓、委員讀書等形式,深入做好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發揮10個界別活動組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從思想上政治上系好“第一粒扣子”,鞏固發展“黨有核心、萬眾一心”的大好局面。
第二,當好參謀員。今年包頭市兩會期間,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包頭市委書記孟凡利同志與17名基層委員座談,參加經濟界、農牧界委員聯組討論,對19篇大會發言和大會簡報作出批示,全部審閱了政協全會立案的461件提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銳同志帶頭參加政協協商會議,多次批示協商報告、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主持政協提案交辦會,政協智慧、政協聲音、政協點子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肯定。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在發展的潮流中,理應有所作為。要圍繞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開展9次協商活動,做到不調查不發言、沒研究不表態,打造政協“智庫”,把“委員、專家、智庫、企業、媒體”的合力作用發揮出來,把群眾中的“土專家”“田秀才”和行業領軍人才的真知灼見貢獻出來,不做人云亦云的“應聲蟲”,不做照搬照抄的“裁剪師”,提出靠譜著調、管事管用的意見建議,每份建言成果都要有理有據、有貨有料,把參政議政成果更多更好體現在一件件具體又具體、實在又實在的事上,讓更多的協商成果轉化成黨委政府的政策選項。
第三,當好戰斗員。不僅當參謀,還要上一線。要自覺服從服務于改革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包頭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按照市委安排,市政協5名副主席長住包聯旗縣區,政協委員、政協干部積極投身抗疫一線,獻“技”獻策、捐款捐物、執勤值守,為抗擊疫情、守好包頭陣地展現政協作為。圍繞“一業一策”行動,招商引資主動“降低身段”“攀高結貴”,努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變“撿進籃子都是菜”為“提著籃子去選菜”。積極承擔包聯重大項目、包案督查化解重點信訪事項等任務,更精準地向大局聚力、更有效地為大局服務,說到做到,干就干好,堅決破除故步自封、裹足不前的等待意識,堅決破除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的井底思維,堅決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自嗨心態,要讓“躺平者”沒有市場,讓不干事者心里發慌。
第四,當好監督員。在民主監督中勇當戰士、不當紳士,讓“老好人”不再吃香。對7個政府部門進行民主評議、對5個旗縣區、35個政府部門重大事項進行民主監督,既是黨委的信任,更是對政協履職能力的檢驗。民主監督不是為了“找茬”“挑刺”,不是沒事找事,更不是為了炫耀、刷存在感,目的是幫助地區和部門查漏補缺、消除隱患、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幫忙不添亂。要圍繞稀土高端應用、建筑節能、中蒙醫發展等開展11次調研視察,圍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落實“雙減”政策開展3次專項監督,不一味廉價表揚,不作“撓癢癢”式批評,敢于發現問題、指出問題,不怕得罪人,敢說“刺耳”的話、“不好聽”的話、“嗆肺管子”的話,讓民主監督“帶刺”“長牙”,管事管用。
第五,當好宣傳員。立足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優勢,完善政協黨組成員同黨外委員談心談話、主席會議成員走訪看望委員、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制度,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每名主席會議成員帶頭到旗縣區政協、黨派團體、界別活動組,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和全國、全區、全市“兩會”精神,用好“委員之家”等陣地,把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宣講好,把黨的各項政策宣傳宣講好,鼓勵和支持委員在履職工作中和關鍵時刻亮明身份。編輯《天南地北包頭人》《文史資料選編(1—20輯)》和《委員風采錄》,用好“微網刊”宣傳平臺,市政協微信公眾號傳播力和影響力日益提升,《丹心系熱土 同心衛家園》《市委書記現場回應:盡快啟動 盡快結論 盡快實施》《“藝”心聲援 “協”力抗疫》點擊量分別達到4.2萬、2萬、1.7萬,努力用政協方式傳播好聲音、凝聚正能量,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凝共識、聚合力。
第六,當好協調員。包頭市委高度重視政協工作,把5個旗縣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吸納為市政協委員,把全市85個鄉鎮蘇木和街道的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吸納為旗縣區政協委員,解決了基層政協工作沒人管、沒人抓的問題,使市縣政協工作有了“立”在基層的“腿兒”“連”在基層的“線兒”。要以此為抓手,打造20個委員聯絡站,搭建“為民協商”平臺,建立上下貫通、縱向聯動的工作體系,協助黨委、政府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讓老百姓感到政協委員就在身邊、政協組織離自己很近。
第七,當好信息員。短平快的社情民意信息、有分量有見地的提案建議,都是反映群眾意愿的重要載體。打造精品提案,對提辦雙方實現可追溯、可量化考核;建立全市政協系統社情民意信息月通報制度,引導專委會、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界別委員善用會用“直通車”反映情況。要“眼睛向下”,把基層鮮活的做法事例、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帶回來、加工好,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保護、高效能治理,更多反映群眾普遍關心的崗位、學位、床位、車位、廁位、梯位、攤位等民生事項,讓社情民意信息和政協提案“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廣察民情,廣匯民意,廣集民智,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貢獻政協智慧。
第八,當好服務員。為各民主黨派建言資政搭建好平臺、發揮好委員主體作用,市政協還有大量的服務工作要做。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作用,通過聯合調研、優先安排大會發言、加強集體提案督辦等途徑,保障民主黨派議政有舞臺、履職有成效。用心用情、用功用力為委員提供“全天候”服務,實行“一年三考”“積分制”管理,加強“委員工作群”管理,引導委員承諾踐諾,激發委員主人翁意識,不做一言不發的“沉默委員”,不做一文不寫的“甩袖委員”,不做僅參加幾次會議就算履職的“季常委”“年委員”,真正把心思放在履職上,跟得上趟、擔得了重、成得了事,切實把工作往深做、朝實干、向前推,每項工作都要擲地有聲、經得起推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包頭市政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秉承“黨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政府有安排、政協有跟進”的工作理念,建精準精要之言,謀民生民利之策,努力干出新時代市縣政協新樣子,全力助推新時代新包頭實現新突破,以嶄新面貌和最佳狀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政協 委員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