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十年科技體制改革都是圍繞人來進行的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操秀英
“我們堅持以改革促創新,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十年科技體制改革都是圍繞人來進行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引進體制機制更趨完善。”在6月6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介紹。
王志剛說,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科研誠信建設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創新主體能力建設得到強化,中國特色的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快構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續提升,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國家創新體系更加高效順暢。
王志剛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各項改革中,科技體制改革是重要方面,也始終走在前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143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完成。
王志剛具體介紹,第一,深化科技評價和激勵制度改革。堅持對從事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高科技產業的人才進行分類評價,“評價的目的還是要調動積極性,讓大家潛心鉆研,甘坐十年冷板凳,在科研一線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把科技問題找得更準,解決我們國家發展中一些短板弱項。”他說。
第二,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王志剛說,經費是為人服務的,項目管理要按照“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項目管理要使經費使用更加高效、規范。
第三,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修訂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將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等盡可能地賦予科技創新的主體和人員;形成了一批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鏈條、平臺,包括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只要想做成果轉化,政府在不同的環節都會有不同的服務和支持。2021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73萬億元,超過全社會研發投入2.79萬億元,是十年前的5.8倍。
第四,弘揚科學家精神。王志剛說,科學家精神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用精神引領科技發展,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一大批科學家在抗疫、重大工程建設方面取得驕人的成就,但他們往往敏于行訥于言,埋頭做事、貢獻很大,要把這樣的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把這種精神譜系傳下去,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加入科研隊伍中。
編輯:馬嘉悅
關鍵詞:科技 十年 科技體制 體制改革 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