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民進

讓文明傳承助力城市美好

——民進中央2023年開明文化論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綜述

2023年11月22日 16:10  |  作者:李恒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編者按:

日前,由民進中央主辦的2023年開明文化論壇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行。“在洛陽這座具有獨特地位和重要影響的歷史文化名城舉辦,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目標任務,共同探討‘文明傳承創造與城市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在開幕式上開宗明義。圍繞“文明傳承創造與城市發展”的主題,文旅、文物、住建主管部門的領導,文化文博領域、文旅行業和城市規劃建設的專家學者等200余人濟濟一堂。大家各抒己見,精彩的發言成為與會人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注腳。

主圖(3351194)-20231122152936

民進中央2023年開明文化論壇現場

配圖(3351197)-20231122152940

與會代表在河南洛陽應天門遺址博物館考察調研

以文化人:做好文明闡釋與文明傳承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

仰韶文化、二里頭遺址、殷墟……華夏先民的遺跡在中原大地上尤為集中。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多位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展示了一段由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演奏的河北民歌《小白菜》。悠揚的七聲音階民樂從8000多年前的樂器中傳出,仿佛讓與會者與古人進行了穿越時空的交流。

王巍表示,賈湖骨笛和同地出土的龜甲刻畫符號,能夠反映出華夏先民豐富的精神文化創造。西方學者曾提出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三要素是冶金術、文字和城市,這顯然是有地域局限性。文明從起源到形成是文明因素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判斷進入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不斷加劇,出現階級;權力不斷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這個理論顯然更符合包括西亞、歐洲在內的世界大多數地區的實際情況。

王巍的觀點得到多位與會學者的回應。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表示,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文明起源探索顯得格外有意義。他提出,要繼續圍繞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等重大歷史問題,集中力量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國家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成果。要加大對中原地區重要遺址的考古發掘力度,形成一批科學闡釋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的重大考古成果,為解決重大歷史性問題提供關鍵答案。要深入挖掘文物蘊含的時代價值,讓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走進現實、映照未來。加大國際合作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開展學術研究、人員培養、考古發掘等多方面的合作。

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總工程師曹兵武看來,對文明社會的標準,西方比較強調文字、冶金等具象內容,而中國比較注重社會分化、王權這些形而上的表現。如果把文明判定標準濃縮到一條,而且是考古學上可以觀察、可以研究、可以分析的,那就是——城市。今天很多城市都是長期歷史積累的結果,在歷史的軸線上考量,要通過有效轉化才能讓文明和城市更有創造性地發展。

“沒有比石頭更硬的東西,沒有比山更顯赫的體量。”北京清華同衡規劃院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中心副總工程師杜凡丁從古人造石窟的目的闡釋了講好中國石窟寺故事的文化意義。他認為,文化遺產的保護,核心的目的、意義都是講好中國故事。作為文化景觀的石窟寺,反映著古代中國人審美追求和中華文明的歷史變遷。同時,石窟造像是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絲綢之路沿線具有共性的文化元素和符號,是講述中華文化對外交流、包容的非常好的故事載體。

以旅彰文:歷史文化名城的文旅融合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必須有自己的文化主體性。歷史文化名城沉淀著悠久的歷史故事,承載著綿長的人文記憶,彰顯著鮮明的地方精神,鐫刻著深沉的文化基因,是人文資源的匯聚地,也是文旅融合的主陣地,更是彰顯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最佳載體。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的河南,討論歷史文化名城的文旅融合創新顯得格外有意義。

作為東道主,洛陽市委書記江凌表示,近年來洛陽突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的理念,大力發展新文旅產業,著力打造全國沉浸式的文旅目的地。堅持把賡續歷史文脈與建設現代化城市緊密融合起來,在城市發展當中,不斷的豐富文化場景、拓展文化供給、提升文化品質,努力實現“文化讓城市更美好”。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城市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旅游目的地和中轉地,一定要把城市放在旅游業的中心位置來看。靠完善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環境及其文化空間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用好中心城區文化資源聚集、客源密集以及商業環境的優勢,關注街區、商圈和衛星城市等旅游休閑新要素。

“文化價值不等同于旅游資源,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創造。那些承載著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場景和生活的空間才是最能夠吸引人們到訪的。要讓游客看見歷史的演進和文化傳承,更能看見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戴斌說。

“歷史文化名城是屬于過去的,更是走向未來的。在古都開封,越來越多的游客用時下最熱門的旅行方式City walk行走在古城歷史街巷里,與人文書店、藝術畫廊、非遺工坊、小吃店鋪等不期而遇,慢生活、深體驗……”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東升介紹了河南省近年來文旅開發的經驗:“在堅持內容為王、挖掘具有獨特文化內核文旅主題的同時堅守人本主義,堅持歷史文化名城是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共同參與的生活空間,打造主客共享、居游一體的復合型文旅目的地,既要吸引外地游客,也要吸引、留住本地年輕人成為文旅融合創新的主體。”

“通過減免一張門票的‘芝麻’把游客留在本地過夜的話,整個城市就撿到了‘西瓜’。”浙江大學圓正文旅研究院院長周玲強介紹了杭州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的“城旅共榮”路徑:“如利用居民與乘客出行時間、目的地等差異,通過城市大腦,提升城市交通設施利用率,推進主客共享;以旅游+工業、旅游+農業、旅游+文創、旅游+休閑等方式,延長產業鏈,推進產業共生。”

“歷史文化名城應該盡量找出它的‘代表作’。”在民進會員、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朱鴻看來,歷史文化景區要滿足當代青年穿越時空的心理需求。比如在古城街區穿漢服應該像在海濱浴場穿泳裝一樣,這就把游客的審美趣味和歷史打通了。

編輯:張佳琪

01 02 03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 |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