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數據安全需共建生態協同治理
隨著數據價值的提升,數據安全成為政府、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中的重中之重。政務數據、患者信息、財務報表、營銷數據、個人隱私數據等重要信息,不僅是關乎個人的隱私,也關乎企業的命脈,同時更關系到國計民生。
數據,正在定義著我們的生活。而數據只有通過分析、使用、流動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價值,如何讓數據使用自由同時又實現安全?
在近日舉行的“2021第四屆中國數據安全治理高峰論壇”間隙,中國(中關村)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產業聯盟數據安全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安華金和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劉曉韜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談及此話題表示,在他看來,這就有如行駛在高速路上的汽車,只要在行駛就沒有絕對的安全,但可以通過交通部門的監管、高速路自身的安全設施,汽車的安全駕駛輔助、司機的安全教育等多維度共同保駕護航,最終確保行駛安全,引申到數據使用安全上同樣適用。
劉曉韜表示,從字面上來看,“數據安全”拆開來看,就是數據和安全,既有不同類型的數據,也有不同企業面對的不同數據安全問題。
如知識產權等涉及企業核心秘密的數據,本身就是攸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產;而由用戶搜索、喜好、購買等產生的一系列行為數據,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用作分析研究,從而為規劃、制定新的商業模式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價值和作用同樣不可小覷。
相對應地,傳統行業要通過數字化轉型謀求發展,以往留存的大量企業、客戶信息勢必也要進行數字化,這一過程中數據資產可能面臨損毀、丟失和泄露的風險;而對商業模式創新型企業而言,它們更加依賴于互聯網平臺開展經營活動,也從消費者一側收集到更多涉及個人隱私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對企業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產品質量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受到政府和行業監管的約束,一旦發生數據泄露事件,或將面對輿論聲討及法律嚴懲。
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從重視數據價值的挖掘,轉向對數據安全的重視。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找到數據安全廠商,希望在數據安全工作方面得到產品和技術服務支撐。
劉曉韜認為,從這一點來看,對促進數據使用自由而安全有很大利好。這就如同無論交管部門如何監管高速路上行駛的汽車,無論多好的硬件監控設施的布防,還是不如駕駛員自身的安全意識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創造數據價值時開始意識到數據泄露帶來風險的致命打擊,把更多資金和技術能力轉向數據安全,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跡象。
而隨著數據價值的日益提升也正驅動著數據黑產、數據濫用等安全問題的出現。劉曉韜提出,對于數據黑產,我們要進行嚴厲的打擊,這樣才能讓信息行業更好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如何平衡監管和創新,不阻礙數據的共享與正常流動,如何在應對安全問題、滿足數據監管的同時,又能讓數據自由、安全的共享與流動,這是政府和企業需要攻關的難題。
在劉曉韜看來,如果對數據安全進行劃分,我們會發現其中存在三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是以邊界安全為核心的1.0時代、以場景安全為核心的2.0時代、以體系化安全為核心的3.0時代。而想要應對持續變化發展中的數據安全環境和需求,數據安全治理就不可能是單一的技術應用或產品堆砌,而要通過組織構建、規范制定、技術支撐等要素共同完成數據安全建設的方法論。
因此,劉曉韜提出,數據安全治理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希望通過國家、行業和企業三者共建生態、共同協作,來解決數據安全問題。而安華金和作為一家網絡安全公司,也希望通過自身的技術能力,面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用戶,有針對性地提供包括數據安全全線產品、數據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數據安全治理咨詢服務在內的專業支撐,為數據使用自由與安全助一把力。
編輯:秦云
關鍵詞:數據安全 生態協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