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重慶江津區服務民營經濟“三維”發力——
“面”上推進“線”上優化“點”上攻堅全區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總量達12.2萬戶,民營企業2.74萬戶,其中“五上”民營企業達到955家;民營企業實現稅收31.94億元,占全體稅收(49.77億元)的比重64.2%……這是重慶江津區民營經濟2021年1至8月交出的答卷。
近年來,江津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牢牢把握“兩個健康”工作主題,落實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工作方針,以“面”上推進、“線”上優化、“點”上攻堅為主攻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拼搏進取,攻堅克難,助推民營經濟穩健發展。
強化“面”上推進,搭建服務平臺。提升內生動力,建立883人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數據庫,先后分批次組織優秀民營企業家赴北京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深造學習,推動企業經營理念和發展轉型升級。創新“銀企合作、稅企合作、企企合作、川渝合作、部門聯動”五大平臺,協同公檢法等部門建立服務企業App、民營企業涉法涉訴綜合研判機制,排查化解法律風險1611個,累計協助商會會員企業獲得銀行投信18億元。組建“律師服務團”,吸納區內外知名律師30余名,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促進民營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堅實的法治保障。
注重“線”上優化,暢通信息渠道。積極發揮工商聯橋梁紐帶作用,落實紓困惠企政策,成立由22個職能部門業務骨干組成的“涉企政策咨詢庫”,舉辦惠企政策專題培訓,發放《涉企政策選編》口袋書6000余冊。開通“建言直通車”,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圍繞全區發展大局,形成調研報告30余篇,提出建議意見120余件。加大“跨省”互通,與瀘州、雅安、德陽等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成都市武侯區、河北省雄安新區和西安市雁塔區簽訂《“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以“開辦企業”為突破口推動信息互通、事項實際落地。
突出“點”上攻堅,破解發展難題。持續鞏固“抓‘六穩’促‘六保’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活動成效,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接待日”制度,召開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民營企業座談會、非公有制經濟聯席會議等,持續開展集中走訪精準服務民營企業,統籌推進全區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發展,幫助解決問題1078件次,提出建議意見500余條,推出37條意見建議成果轉化。加大穩企業金融支持,建立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中心,為131家企業解決貸款2.5億元。落實續貸續保、擔保增信、降低貸款利率、應急周轉資金等紓困惠企政策,惠及近萬家(次)企業超過100億元。
編輯:秦云
關鍵詞: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