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點亮星火 匯聚關注森林的磅礴力量
——全國第四屆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交出工作答卷
專家教小學生認知木材標本
重慶黃水國家森林公園
2月22日,新一年的全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會議將在京召開,在總結經驗基礎上為今年工作謀篇布局。
作為自1999年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國家林業局等單位倡導開展的一項社會公益活動,關注森林活動因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20多年來,已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宣傳品牌。
特別是2019年起,全國第四屆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斌任新一屆全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主任。3年來,第四屆組委會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推動該活動開創了新局面,使這一綠色品牌更加響亮。
聚焦高質量發展
不斷加強能力建設
生態問題,關乎政治,關系經濟、民生,是國之大者,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問題。
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水災害給人們敲響警鐘;20世紀90年代,我國北方頻發的揚沙、沙塵暴天氣波及范圍愈來愈廣,造成的損失愈來愈重……
面對生態危機,1999年,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非常敏銳地注意到了森林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密切關系,聯合全國綠化委員會、原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提議開展關注森林活動,希望通過成立一個高規格的組織平臺,動員全社會積極投身到以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環境建設中來。
20多年來,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實際和林業草原保護發展重點任務,關注森林活動從最初一個比較單一的宣傳活動,擴展到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開展建言資政,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舉辦知識競賽、社會公益實踐,進行生態教育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自然教育活動。
2005年,隨著活動輻射力和影響力日漸擴大,組委會成員單位也由最初的5家擴展到包括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等在內的10家。
2019年5月,第四屆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第一次會議在京舉行。關注森林活動迎來新的里程碑。
在本次會議上,產生了新一屆組委會和執委會,李斌副主席兼秘書長擔任組委會主任。會議要求,建立健全關注森林活動省級組織機構,更好地凝聚起營造綠水青山的強大社會力量。
重慶市、吉林省、浙江省、湖南省等省(區、市)隨即召開省級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工作會議,聚焦履職盡責、主動作為,將組委會工作能力提升與高質量開展關注森林活動相結合。
截至2021年3月,31個省(區、市)設立了關注森林活動組織機構,建立了以各省(區、市)政協負責同志為主任、林草部門牽頭、多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為活動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同時,全國組委會還邀請黑龍江、浙江、福建等8省擔任成員單位,并實行定期輪換制度,每兩年輪換一次。至此,全國組委會成員單位擴展至18家;并增設了人民日報社、新華通訊社、人民政協報社等15家媒體及企業作為支持單位,為推動活動向基層延伸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解決了“誰來干”問題的同時,為推動活動高質量發展,第四屆組委會不斷研究、謀劃、落實“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
2021年6月,首屆全國關注森林活動工作交流座談會在陜西咸陽召開。組委會全體成員、24個省(區、市)政協副主席、相關支持單位及部門負責同志共同總結交流關注森林活動實踐經驗,探討新形勢下開展關注森林活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會議通過了《關注森林活動工作規劃(2021—2025年)》,為新形勢下全國及各省(區、市)加強關注森林活動提供了行動綱領。
此外,幾年間,組委會相繼完善了關注森林活動工作規劃和工作規則,推動活動規范化、制度化;組建了關注森林活動專家庫以及志愿者隊伍;并通過推進關注森林網等信息網絡建設,構建起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督促指導各地各部門有序開展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合力。
搭建豐富平臺
各項主題實踐活動不斷突破
關注森林活動啟動初期,主要以主題教育為主;隨著時代需求的變化和活動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活動內容也日趨豐富。
議政建言、凝心聚力是其中一項特色工作。在組委會的引導和支持下,廣大政協委員通過開展深入調研、考察視察和提案等活動,20多年來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了眾多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特別是2019年起,第四屆組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汪洋主席在2019年全國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總結表彰大會接見與會代表時重要講話精神,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主攻方向,組織開展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塞罕壩精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一步加強三北工程建設”“全民義務植樹行動的優化提升”等重要議政建言活動,形成了一批高質量調研報告和議政成果。
緊扣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問題,深化與民主黨派合作,引導省級協商和省部協商,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政協共同主辦“共抓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研討會,指導沿黃九省(區)政協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會,參與籌備組織2021年中國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協作推進會等。
幾年來,僅國家層面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青婦等群團組織開展相關考察調研活動就達30多次,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調研報告40多份,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林草相關提案500余件。
同時,各項主題實踐活動也不斷突破。
作為關注森林活動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重要載體,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從2004年啟動,已開展18個年頭。現已授予194個國家森林城市,有22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森林城市建設,還建成了一批森林鄉鎮、森林村莊。截至目前,全國正在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城市達290個。森林城市建設已成為林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成為城市踐行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推動森林城市創建向深度、廣度發展的同時,第四屆組委會成立以來,各成員單位還創新舉辦了各具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
如借助品牌“綠色中國行”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相關主辦方制作播出“十人談”、綠色中國大講堂等訪談節目,線上線下觀眾逾千萬,打造了一支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文藝輕騎兵”;
全國婦聯舉辦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護綠母親河,共植巾幗生態林”等活動,持續推進“美麗庭院”建設,積極引導農村婦女開展凈化綠化美化庭院等工作;
全國工商聯舉辦了全國民營企業家林業草原專題網絡培訓班,開展“民營企業南疆行”活動,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中國綠化基金會在內蒙古、甘肅、新疆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開展植樹造林,造林面積共計2711.64畝,募集資金共計453.65萬元……
此外,在全國組委會的指導下,各省(區、市)組委會也結合本省省情,圍繞森林資源保護等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協商議政,舉辦特色主題活動,相關成果成為助力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如浙江省舉辦“關注森林”工作座談會,認定了杭州市余杭區閑林街道等54個城鎮為“浙江省森林城鎮”,圍繞做好“科學綠化”“生態富民”“碳匯增量”等不斷謀劃和推進相關工作;福建省率先開展最美古樹群遴選活動,對選出的“最美古樹群”給予補助資金,并編印畫冊、錄制影像作品,進行廣泛宣傳展示;湖南全省三級政協聯動,組織政協委員、機關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優化提升義務植樹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并在政協云設立“關注森林”欄目,上傳相關圖文、視頻,帶動更多人參與;陜西省策劃舉辦了“祖脈秦嶺·和美朱鹮”等文化宣傳活動,開發“我和小樹共成長”等小程序,組織開展多樣主題植樹活動……
關注青少年
自然教育工作成亮點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絢爛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中,第四屆組委會關注青少年,重點策劃并發起了“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旨在通過自然教育工作,小手拉大手,進一步喚起全民生態意識。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的,要組織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通過參加植樹活動,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培養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生態意識,學習體驗綠色發展理念。
2020年6月,組委會發布《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動自然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逐步把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融入中小學校教育。
2020年9月,首期研學教育導師培訓開班;并相繼印發《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認定和評估辦法》《自然教育導師培訓大綱》等指導性文件。
2020年11月,湖北率先在全國地方層面啟動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活動,面向武漢市6至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公開招募“小林長”,首批60名正式上任。
黑龍江將自然教育全部課程納入全省教育系統平臺,建立了網絡自然博物館,提出建立省、市、縣3級基地網絡,確保自然教育基地覆蓋到縣。
2021年5月,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研討會江西站暨江西省首期自然教育導師培訓開班儀式在江西南昌市舉行。對自然教育研學導師的專業化、技能化、職業化提出要求,指出通過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構建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自然教育創新體系。
2021年6月1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花溪中學百名中學生走進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是四川省啟動首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試點工作的一項內容。試點建設單位結合青少年實際,設置課程項目,精心編排實踐內容。
據統計,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認定26個單位為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各營地開展各類研學教育活動1000多場,近22萬青少年踴躍參與。
此外,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還分別開展“文明采風”活動和“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吸引4000余所中職學校以及2946.2萬青少年參與義務植樹、治沙造林等實踐學習。
堅持與時俱進
完成7項主要任務
實踐證明,關注森林活動要保持生機與活力,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
2020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為未來行動指明了具體方向。
在“雙碳”目標之下,森林草原的碳匯價值更加凸顯。關注森林活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要求。
李斌指出,“十四五”期間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提升森林質量、優化森林結構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匯能力的關鍵期。因此,關注森林活動要增強做好新時代關注森林活動的使命感、緊迫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立足各地實際,扎實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協商建言、宣傳動員、科普教育、綠化實踐等活動,匯聚起全社會營造綠水青山的磅礴力量,推進關注森林活動取得新成效。
乘勢而上千帆競,策馬揚鞭正當時。
按照《關注森林活動工作規劃(2021-2025年)》,未來將繼續圍繞推進協商建言工作、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系列宣傳活動、抓好生態文化傳播、強化生態文明教育、組織主題實踐活動、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加強自身能力建設7項主要任務,鞏固機構建設成果,推動關注森林活動向基層延伸,提升活動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國30%的市、縣建立組織機構,建成300個國家森林城市,150個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全國50%以上青少年參與森林研學教育。
編輯:秦云
關鍵詞:關注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