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給孩子的愛,要溫柔而堅定

——王曄成長帶來的家庭教育啟示

2022年01月26日 10:15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特邀點評專家:

邊玉芳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家庭教育指導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看了王曄成長中的家庭故事,我很是感動。我想,這個陽光自信的“冰雪精靈”優秀的背后,離不開家庭愛的滋養。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在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的元年,我們通過解讀王曄成長中的家庭教育故事,再次來探討一個時代命題: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是什么?我們該如何做父母?希望給更多家長一些深刻的啟示。

做父母,認清角色很重要

家庭教育促進法非常明確地提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立德樹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父母不能將家庭變成孩子的第二個學校。

相比很多“為了學習而焦慮”的家長,王曄爸爸媽媽所走的路其實更難一些,但是這條路是更加符合孩子成長的道路。在我看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關鍵詞:

陪伴。從媽講述中,我們看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在實際生活中還是在精神層面,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愛的陪伴。比如,父母陪著孩子穿梭在北京的各大冰場;孩子在外地訓練期間,在孩子“傷病”期間,媽媽在幾個城市穿梭,從精神上和生活上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

榜樣。“可以不快但不能不帥”這是王曄爸爸的口頭禪。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爸爸首先自己也在學習,努力給孩子樹立個榜樣。無論是爸爸的自學還是媽,都是在給孩子一個正能量的榜樣引領。

發現。這一點也尤其重要。當然,發現的前提是家長有正確的價值觀,不會認為孩子只有“讀書考大學”這一條路。因為在今天這樣一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時代,很多孩子衣食無憂,但內心并不幸福。因為從小就被迫走上了一條被父母規劃好的“學習考大學找工作”的獨木橋。有的孩子可能“按部就班”地考上了很好的大學,但最后卻患上了“空心病”,對生活失去了熱愛。而在王曄的成長中,媽媽給了她很多嘗試興趣的機會,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孩子真正的興趣潛能——滑冰和鋼琴,并一直堅持了下來。

支持。任何一個孩子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要起到怎樣的作用?比如,王曄選擇走專業道路時,媽媽內心也有猶豫和不同的想法。但她最終選擇了民主地傾聽孩子的聲音,遵從了孩子的選擇,將孩子內心的需求放在最主要的地位。這樣,就讓孩子在她自己的優勢領域,走上良性的發展道路,并有了成功的機會。而因為喜歡,再苦、再累的訓練,孩子內心也會覺得充盈幸福。但是反過來,任何一個事情,當它變成一個專業的時候,肯定會有成功和失敗,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支持很重要。

做家長,何為成功?

“雙減”政策背景下,特別是在家庭教育促進法出臺之后,我去了很多北京的中小學調研,有家長對我說,“雙減”背景下,孩子的學習成了“盲盒”——不學吧,心慌;學吧,心忙;對于未來,很迷?!痪湓捳凵涑黾议L內心對父母責任的困惑。

現在,全國中小學迎來了“雙減”之后的第一個寒假,家長們是時候冷靜思考一下:在沒有一個培訓班可學的假期,如何讓孩子的寒假生活更有價值?家長如何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如何冷靜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在寧靜的環境里,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去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從心理學專業的角度來看,其實孩子的成長路徑很多元。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奧運冠軍,或者成為各領域的領軍人物。有的孩子對自然感興趣,有的孩子藝術做得很好,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好。一個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最后成為想要的自己的過程。比如,做辦公室職員,能將那些瑣碎繁雜的事情理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就是有意義的;公園的園丁,能將手下修剪過的每一片花草樹葉賦予生命,這個工作就是幸福的。所以,只要家長們用心發現,能幫助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之路,然后支持孩子追夢、接納孩子的所有表現,讓孩子在每一天平凡的生活中都能有一顆充盈的內心,從而感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這樣的家長就是成功的。(張惠娟 整理)

編輯:黃文兵

關鍵詞:孩子 家長 成長 父母 家庭教育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熟女乱子视频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第一页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宗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