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
鼓勵商會及民企參與制定“雙碳”相關標準9月5日,由全國工商聯、市場監管總局共同主辦的2022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大會暨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開幕式在京舉行。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在會上表示,要認真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及其貫徹實施行動計劃,不斷健全我國高水平的標準體系,以高標準助推高質量發展,鼓勵商會及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制定,盡快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碳減排、ESG等可持續發展領域相關標準,助力“雙碳”目標地實現與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的實施,充分展現中國的大國擔當,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他指出,國際上,在經歷了標準與認證認可相結合、政府逐漸參與的管理標準體系化階段后,如今,標準的進步與發展已進入標準與法治相結合、企業與政府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全球化階段。中國的標準化工作真正起步相對較晚。在我國有為政府的帶領下,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社會治理與政府管理經驗。在社會治理全球化的今天,標準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將成為用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解決全球治理問題的重要紐帶,也可以讓中國的成功經驗為世界所用,對國際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張曉剛進一步分析認為,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打破了傳統產業發展模式。標準的主導者將成為技術引領者,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控制者。歐美發達國家在新興產業標準布局中已占得先機,在碳足跡、社會公平等領域也已建立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目前,中國在國際標準競爭格局中總體仍處于弱勢,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產業質量技術基礎薄弱,技術含量中低端等問題。
“我們需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市場主體作用,積極調動商會力量,加強標準創新,提高標準化工作水平。”他建議說。
他同時指出,我們需要廣泛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發揮商會在海外產業園區建設、重點貿易伙伴國的影響力,推動國際雙邊乃至多邊的標準互認、共守,積極承擔全球社會責任,進而提升中國制造、中國標準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資源配置中的地位。
另據他介紹,2020年10月,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以服務國家戰略,助推國家標準化戰略在民營經濟領域的貫徹實施為主要職責,促進商會、民營企業與政府部門、科研院所、檢測機構等之間的交流合作,提高民營企業和工商聯所屬商會標準化意識與標準化工作水平,推進商會團體標準建設并支持團體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以標準化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民營企業“走出去”。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將一如既往,在民營經濟標準創新上不斷開拓進取,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9月09日 第 07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標準 標準化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