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助力低碳騎行,數字人民幣將“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年以來,中國經濟能夠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得以快速恢復,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功不可沒。中國信通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同比增長9.7%,大幅高于GDP的增速。從比重看,2020年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38.6%,較2019年的占比提升了2.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時代來臨,加之技術演進提速,人們對于法定貨幣的數字化也提出了要求。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電子支付和移動支付快速發展,此類以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為基礎的支付工具逐步實現數字化和電子化,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但是,這類支付工具無法替代法定貨幣發揮價值尺度、記賬單位的職能,且在支付效率、場景覆蓋、用戶隱私保護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現金流通數量持續增長,在金融服務覆蓋不足的地區對現金仍有較高的依賴度,證明了法定貨幣數字化的必要性。
為順應技術演進和經濟發展趨勢,維護國家主權貨幣地位和金融體系安全穩定,各國均在加快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
在我國,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
數字人民幣誕生之初,就與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密切聯系。比如近期,據我了解,相關區域的環保企業就完成了以數字人民幣形式向交易對手支付貨款的探索,跨行轉賬支付全程零手續費、實時到賬,不僅從根本上降低了企業間跨行支付過程中的碳排放成本,還體現了數字人民幣高效率、零成本、安全性強的特點。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通過建設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實現數字人民幣線上線下全場景應用,滿足用戶多主體、多層次、多類別、多形態的差異化需求,確保數字人民幣錢包具有普惠性。隨著數字人民幣的漸行漸近,在生活支付領域我們已經有多個體驗場景。
這次美團聯合運營機構,推動數字人民幣紅包與百姓共享騎行領域相結合,既有利于數字人民幣在生活服務平臺上的推廣應用,更有利于引導消費者更多使用共享出行方式,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另外,數字人民幣也正在推動保險業發展進入一個快的賽道,更將改變整個保險行業的商業底層邏輯。
基于上述在應用領域的嘗試,我提出兩個建議:
一是建議未來以美團為代表的生活服務平臺,能夠在推動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領域的過程中,深度挖掘更多結合點,以平臺經濟的深入人心,帶動數字人民幣“飛入尋常百姓家”,促進二者實現“無縫對接”,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并帶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二是在保障數據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基于平臺經濟數據分析能力與數字人民幣加密屬性的結合,一些新的應用場景或將破繭而出,建議以美團為代表的平臺經濟能夠盡早布局,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的同時,也為各類投資者帶來更多優質項目。
編輯:秦云
關鍵詞: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