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持續加強衛生基層基礎建設。全國政協以“促進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發展”為主題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對于進一步推動落實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總體看,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取得扎實成效,但工作中還面臨:衛生財政投入用于基層比例偏低、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仍需持續提高、鄉村衛生服務水平與鄉村振興戰略需求還有差距等問題。【詳細】
中共中央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隨著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完善,形成了覆蓋全面的服務網絡。但隨著城鎮化和人口老齡化,農村“三變”給鄉村醫療衛生資源帶來了新問題。【詳細】
2003年以來,我國相繼建立了新農合、農村醫療救助、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等制度。隨著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和國家醫保局的成立,農村居民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詳細】
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不僅要治病救人,還在分級診療“上轉下接”,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詳細】
近年來,山西省把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納入城鄉統籌和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健康扶貧、基層醫改和能力提升。【詳細】
解決好村醫的基本待遇、工作環境和養老保障是穩定鄉村醫生隊伍的重要舉措。【詳細】
截至2020年底,我國98%的鄉鎮衛生院、74.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但離農村百姓需求還有較大差距。【詳細】
因病致貧返貧是鞏固拓展健康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攔路虎”之一。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是造成農村百姓健康危害與負擔的主要疾病。【詳細】
希望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出臺更多好政策,科學核增基層衛生院人員編制,引導鼓勵上級專業公衛醫師下沉基層,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工作,促進醫防融合,提升鄉村衛生健康服務能力。【詳細】
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應堅持以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為重點,以滿足縣域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對口幫扶方式,著力完善幫扶長效機制。【詳細】
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按照“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的思路,補短板、強弱項,實現貧困地區“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持續完善、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農村衛生健康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詳細】
要明確縣鄉村三級醫療體系的定位,縣醫院要發揮龍頭作用,重點加強治病的能力建設;鄉鎮衛生院要發揮樞紐作用,重點強化基本診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詳細】
委員們關注的投入機制、醫療衛生人才培養、村醫待遇保障等,是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發展的重要保障。【詳細】
我們將加快推進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從夯實托底保障功能出發進一步優化制度設計。【詳細】